线上平台的套餐销量每天都在涨,美团上的“4人春宴套餐”一周就卖了300多份;线下门店更是热闹,中午和晚上的饭点,门口都排起了队,不少食客都是冲着春宴来的,有的甚至提前一周就订好了位置。
“李总,这是郑州两店三月上半月的营收报表。”
财务主管拿着报表走进李明远的办公室,脸上满是惊喜,“淮河路店和花园路店,春宴相关的营收加起来已经突破50万了,照这趋势,整个三月突破80万没问题,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5%,创了历史新高!”
李明远接过报表,仔细看了看——淮河路店的香椿拌豆腐、荠菜春卷销量最高,花园路店的香椿炒土鸡蛋和荠菜烩豆腐羹卖得最好,两店的榆钱窝窝都是每天售罄,有时候还得提前备货。
“没想到春宴能带动这么高的营收。”
财务主管接着说,“去年三月两店总营收才59万,今年单春宴就能突破80万,而且客单价也提高了,去年春季节气菜品的客单价大概60元,今年春宴套餐的客单价涨到了85元,食客还愿意点额外的菜品,比如河虾韭菜、牡丹燕菜这些经典豫菜,连带其他菜品的销量也涨了不少。
李明远点点头,他知道,春宴的成功不只是营收的增长,更重要的是强化了明远楼“应季而食”的品牌标签。
之前明远楼虽然也做时令菜品,但没有形成体系,这次豫味春宴,从食材挑选到菜品设计,再到文化包装,都围绕“春季”和“中原特色”展开,让食客记住了“明远楼的春宴,就是中原春天的味道”。
为了应对源源不断的订单,后厨也做足了准备。
王建业每天早上都要亲自核对春菜的采购量:“香椿每天要100斤,必须是头茬的;荠菜要80斤,得新鲜没开花的;榆钱每天30斤,不够了就赶紧联系农户补货。”
后厨的师傅们也加了班,早上七点就到岗,处理春菜、准备食材,中午忙到一点多才能吃饭,晚上要等到客人走光了才能下班,但没人抱怨——看着食客吃得开心,听着客人的称赞,大家心里都热乎乎的。
3月底,郑州两店的春宴营收正式统计出来——82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5%,远超预期。李明远在员工大会上,拿着营收报表,向大家分享这个好消息:“这次豫味春宴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离不开采购团队凌晨去菜地选菜,离不开后厨师傅们加班加点做菜,更离不开前台和服务员们耐心接待客人。这82万,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王建业站起来,笑着说:“明年春天,咱的豫味春宴要做得更好!多找几种春菜,比如苜蓿、蒲公英,再创新几道融合菜,让食客每年来明远楼吃春宴,都有新惊喜。”
陈静雅也补充道:“明年可以把春宴和中原的春日习俗结合起来,比如清明吃青团,咱可以做豫味青团,用榆钱或者荠菜做馅,让春宴更有文化味。”
散会后,李明远站在办公室的窗前,看着楼下明远楼的招牌,心里盘算着——豫味春宴的成功,让他看到了“应季而食”的巨大潜力。
以后每个季节,明远楼都要推出对应的时令宴:夏天做“荷香宴”,用荷花、莲子、莲藕入菜;秋天做“菊香宴”,用菊花、板栗、山药做菜;冬天做“暖锅宴”,用羊肉、萝卜、白菜煮暖锅,让明远楼的“四季宴”,成为中原饮食文化的一张名片。
此时,前台的电话又响了,小张接起电话,笑着说:“您好,明远楼,请问您要预订明年的豫味春宴吗?……好的,我帮您备注上,明年二月我们会提前联系您。”
电话那头传来开心的笑声,小张挂了电话,在预订登记表上写下“2025年豫味春宴预订:1位”,笔尖落下,仿佛为明年的春日,提前埋下了一颗充满期待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