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停之后,伤痕显现 2029年8月15日,河南暴雨终于停歇,天空出现双彩虹。
可对于豫东开封县西姜寨乡的黄河鲤鱼养殖户老张来说,彩虹远不及鱼塘里的满目疮痍——防逃网被撕成碎片,数千条鱼顺着洪水游向田间;淤泥没过膝盖,几台老旧水泵歪倒在泥里,像被折断的树枝。
同日,焦作温县赵堡镇的铁棍山药种植带,垄沟被雨水泡塌,沙层被冲刷,露出嫩白的山药根,太阳一晒,迅速氧化发褐。农户老李蹲在田埂上,看着被雨水浸泡过的山药,眼圈泛红:“再晒两天,全得烂在地里。”
暴雨停歇的当天,李明远就带着“灾后重建评估小组”奔赴一线。评估结果:
?\t黄河鲤鱼养殖基地:水面过水面积80%,设备损坏率60%,直接经济损失约320万元;
?\t铁棍山药种植带:受灾面积1200亩,预计减产40%,设备损失约180万元;
?\t豫菜供应链:鲤鱼、山药短期断货,预制菜生产线被迫降速30%。
重建会议:48小时拿出方案 8月16日晚,郑州明远楼中央厨房,灯火通明。
白板写着: “灾后重建目标:30天内恢复产能,60天内稳定供应,90天内升级设备,1年内建立农业保险机制。”
重建小组:
?\t总指挥:李明远
?\t现场副总:张强(负责设备捐赠与技术支持)
?\t采购副总:王婷(负责资金统筹与保险对接)
?\t财务、法务、pR、农技顾问各1名
重建四步:
1.\t设备捐赠:抽水泵、发电机、灌溉管;
2.\t资金帮扶:预付订金、无息借款、保险代交;
3.\t技术支援:无人机遥感、土壤检测、病害防治;
4.\t长期合作:价格锁定、保险兜底、数字化溯源。
设备捐赠:把“铁牛”牵回田野 8月18日,三辆9.6米货车从郑州出发,车厢贴着“豫菜重建号”,满载:
?\t柴油抽水泵10台(流量1003\/h);
?\t柴油发电机2台(50kw);
?\t灌溉pE管2,被农户称为“暴雨保单”。
技术支援:把“实验室”搬进村
1.\t土壤检测 农技人员手持便携式土壤养分速测仪,随机取5个点,测得:
?\tph:7.2(适中)
?\t有机质:1.8%(偏低)
?\t碱解氮:65g\/kg(偏低)
?\t有效磷:18g\/kg(适中)
?\t速效钾:120g\/kg(偏低)
处方:亩施有机肥200kg+微生物菌剂20kg,控氮、稳磷、补钾。
2.\t病害防治 暴雨后,鲤鱼易患“细菌性烂鳃病”,农技员现场配制二氧化氯泼洒剂,指导用量:0.3pp,间隔48小时,连用2次;山药根腐病,用枯草芽孢杆菌+寡糖素灌根,7天一次,连灌2次。
3.\t无人机遥感 每月飞一次,生成NdVI植被指数图,绿色=健康,黄色=缺肥,红色=病害。数据实时上传“豫农云”App,农户手机可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