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豫菜春秋 > 第30章 年轻客至:尝新豫菜,听故事赞声起

第30章 年轻客至:尝新豫菜,听故事赞声起(1 / 2)

12月9日,周一,17点45分。

初冬的郑州天色已暗,但位于郑州二七塔旁美食街的“明远楼”却灯火通明。门口新装的2700K暖白光招牌,把“豫菜文化体验餐厅”7个字照得如同宣纸上的朱印。

透过落地窗,能看见大堂东侧的“文化角”人头攒动——3台手机三脚架同时架起,补光灯把铜勺、古籍、微缩东京夜市模型映得熠熠生辉。

“您好,请问有预约吗?”前台00后实习生小赵微笑询问。

“有!抖音团购的‘学生尝鲜套餐’,3份。”3个女孩齐刷刷亮出二维码。

“请扫码登记,赠送‘豫菜故事卡’1套5张,集章打卡可换明信片。”

对话简洁,却暗含数据:转型首月,18-25岁客群占比从21%升至39%,团购平台学生订单突破2100单,环比提升186%。

大学生小张,20岁,郑州大学新闻系大三,抖音粉丝1.2万。

她今天是“探店任务”——完成期末“新媒体运营”课程作业:拍摄1条60秒短视频,点赞破500即可拿到“实践满分”。

进门第一眼,她就被“牡丹燕菜”模型吸引:直径仅6厘米的“萝卜牡丹”绽放在瓷盅中央,旁边卡片写着——

“690年前,武则天在洛阳赏花,厨师以萝卜切丝制羹,上饰牡丹,赐名‘假燕菜’。今日我们用0.08毫米刀工,重现盛唐浪漫。”

小张举起iphone 13 pro,打开0.5倍超广角,“咔嚓”一声,模型与背后1:20北宋夜市场景同框,镜头里灯火通明,点赞数在预览框已跳成“+7”。

落座后,她们点了“学生尝鲜套餐”——

健康版牡丹燕菜(原价68元,团购价39元)

太极健康冷盘(怀山药+怀菊花,低盐2.1克)

糖醋黄河鲤鱼焙面(减油版,用油12克)

无糖山楂汁1杯

服务员小李,22岁,前厅“故事官”考核第一名。他先递上温度55c的湿毛巾,再掏出A6故事卡,语速控制在每分钟180字,全程45秒——“牡丹燕菜用的萝卜,来自洛阳偃师,昼夜温差12c,糖分积累多;切丝76刀,刀距0.3毫米,入水不散;汤底用4小时老母鸡火腿汤,减盐40%,加香菇粉提鲜。请慢用,让舌尖先穿越690年。”

小张瞪大眼:“原来一道菜,背后有物理、化学、历史,还有刀工KpI!”她按下录制键,镜头对准瓷盅:清亮的汤面,萝卜丝如“冰牡丹”微微颤动,汤面温度65c,蒸汽在补光灯下形成轻雾,自带“仙气滤镜”。

菜品上桌,手机先吃。小张先拍整体,再拍特写——

牡丹燕菜:汤盅口径10厘米,花瓣层数7层,丝条透光,能清晰看到背后瓷纹;

太极冷盘:山药泥与菊花酱形成阴阳鱼,直径12厘米,分界线误差<1毫米;

鲤鱼焙面:鱼身长28厘米,面丝蓬松高度6厘米,淋汁瞬间“嗤啦”声被手机麦克完整捕捉。

她顺手打开小红书,添加话题#豫菜故事化#、#0.08毫米刀工#,配文——

“原来豫菜不是‘妈妈厨房’,而是‘大唐贵妇’!室友问我为什么跪着吃饭,我说:被文化香到了。”

30分钟,点赞破800;2小时,点赞3200,收藏1200,评论区清一色:“求地址!”“学生党有优惠吗?”“豫菜突然高级起来!”

现场像被按下“连拍”键——

18:40,8桌客人同时举起手机,补光灯把屋顶照成柔光摄影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