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豫菜春秋 > 第19章 再遇王建业:古怪老厨藏绝技,拒人千里外

第19章 再遇王建业:古怪老厨藏绝技,拒人千里外(2 / 2)

“怎么办啊……”陈静雅的声音有点沙哑,“他根本不听我们说。”

李明远深吸一口气,把酱罐放在门边上,用石头压着,怕被风吹倒:“没事,他心里有气,我们再等等。”

两人没走,就坐在巷口的石阶上。

阳光慢慢升起来,驱散了薄雾,照在老房子的墙上,暖融融的。

巷子里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卖胡辣汤的推车“吱呀”走过,香气飘了过来;老人提着鸟笼,慢悠悠地晃着;小孩追着打闹,笑声清脆。

“你说王师傅为啥这么倔啊?”陈静雅托着下巴,看着来往的人,“他明明盼着手艺传下去,却偏偏拒人千里。”

李明远想起刚才王师傅提到儿子时的眼神,心里叹了口气:“他是怕了。怕教了没人学,怕学了没人传,最后还是一场空。就像我守着明远楼,也怕哪天真的撑不下去。”

正说着,巷口走来个提着菜篮子的老太太,看见他们坐在石阶上,笑着问:“你们是来找王建业的吧?”

李明远赶紧点头:“是啊大娘,您认识他?”

“认识,老邻居了。”老太太放下菜篮子,歇了口气,“他啊,就是嘴硬心软。前几年他孙子来,想吃烤鸭,他凌晨三点就起来选鸭,烤了整整一下午,把孩子高兴坏了。”

陈静雅眼睛一亮:“那他还是愿意教的?”

“愿意,怎么不愿意!”老太太叹了口气,“就是心里有坎。他以前在‘又一村’饭庄做烤鸭,那时候多风光啊,省里的领导都来吃。后来饭庄拆了,他想自己开个小店,结果没人来吃,年轻人都嫌慢,嫌贵。他儿子劝他改做北京烤鸭,他不肯,说‘丢不起那脸’,父子俩吵了一架,儿子就走了。”

李明远心里酸酸的,原来王师傅的固执,都是因为对豫菜的执念,对老手艺的坚守。

“他不是不愿教,是怕你们学了之后,为了赚钱改方子,丢了汴京烤鸭的本味。”老太太拍了拍李明远的肩膀,“你们要是真有诚意,就多来几趟,让他看看你们的心思。他是个好人,就是脾气怪了点。”

老太太提着菜篮子走了,留下李明远和陈静雅坐在石阶上,心里亮堂了不少。阳光照在身上,暖融融的,刚才的沮丧渐渐散了。

“我们明天再来。”李明远站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灰,眼神坚定,“他怕我们改方子,我们就证明给他看,我们能守住规矩,能把汴京烤鸭做好。”

陈静雅点点头,站起身,把资料夹抱在怀里:“我今晚再查查资料,把《东京梦华录》里关于汴京烤鸭的记载整理出来,明天拿给张师傅看,让他知道我们是真的懂,真的在乎。”

两人往巷口走,路过王师傅的院门时,李明远又看了一眼那扇紧闭的木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不管张师傅多固执,他都要把他请出山。汴京烤鸭的香味,不能就这么消失在老巷子里;豫菜的老手艺,不能就这么断在他们这一代。

走到巷口,卖胡辣汤的推车还在,热气腾腾的,香气扑鼻。

李明远拉着陈静雅走过去:“来两碗胡辣汤,加两笼包子。吃饱了,明天才有劲再来!”

陈静雅笑了,眼角的红意散了,眼里又有了光。

胡辣汤的辣味窜进喉咙,暖得人心里发烫。李明远喝着汤,想起祖父说的“豫菜的魂,在‘守’字上”,现在他终于懂了——守的不仅是手艺,更是初心,是对味道的执着,对文化的敬畏。

吃完胡辣汤,两人往住的地方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