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大封(二)(1 / 2)

(1)

“主子,这么说……咱们晋封妃位有望了?”

眠柳见她得得偿所愿的开怀,小心翼翼问道。

“可不是。”

宜嫔头也不抬,只觉得阿玛这个武将惯来的鬼画符字也变得清秀飘逸,每个字都仿佛开出了花来,怎么看都看不够。

“她们靠的是恩宠,我靠的是家世。谁让我有个能干的阿玛呢!只要阿玛在盛京握着关防大印一日,我在宫里就能顺心如意一日。”

她心里喜悦,连钮祜禄氏送来的礼节东西也觉得分外的好。

“这钮祜禄氏倒有心,人还没坐到贵妃位子上,已经开始礼贤下士了。”

只见炕几上几支极精巧别致的通草花钗,送到宜嫔宫里的是一对芙蓉花,花大如碗,层层叠叠,花瓣轻薄,栩栩如生,竟似要闻到花香般以假乱真。

宜嫔拈在手里把玩,沉思片刻,对眠柳道:

“我记得咱们库房里好像还收着不少往年宫里赏下来的金钗、玉簪之类的首饰,你挑一些给钮祜禄氏送去吧。”

眠柳称是,复又问道:

“那储秀宫那位赫舍里氏那边,咱们可要送些什么?”

这话说得宜嫔来了心思,新人入宫,她们这些“老人”按惯例确实要有所表示,这赏赐的厚薄轻重,也暗含着对新人地位和态度的考量。

宜嫔眼眸一转,心中已有计较:

“你比照着惠嫔送的吧,她送什么,咱们就送什么,既不要太出格,也别显得太吝啬了。”

她想到父亲信中劝诫她要沉住气,适时忍让,不可过于张扬,便按下以往争强好胜的心思,打算做出个随大流体贴人的模样。

惠嫔向来是个长袖善舞的人精,跟着她的分寸走,想来不会出什么差错。

眠柳又道是,携着小宫女去库房找东西。

翊坤宫内,宜嫔摩挲着三官保的家书,嘴角噙着笑意,只觉得窗外的秋光都明媚了许多。

一时的失意算不得什么,只要家族根基稳固,前方自有更广阔的天地等待着她去争取。

及至康熙二十年十月大封六宫,贵妃佟佳氏晋为皇贵妃,钮祜禄氏册为贵妃,惠嫔,荣嫔,德嫔,宜嫔晋妃位,另有一些常在晋贵人,答应晋常在的庶妃们。

至十二月行完册封礼,后宫因多了一位贵妃迎来新的局面,皇贵妃握着统摄六宫大权,贵妃和惠妃协理。

宫里足足热闹了一个多月才渐渐平息下来。

外头风云变幻,昭仁殿依旧一片祥和宁静,宛若独立于后宫纷争之外的桃源。

令窈已有抬旗的荣光,此时到不可再出风头,对于玄烨的册封执意推拒了。

一来是抬旗恩宠已将她推到风口浪尖上,让众人侧目,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她自然知晓这个道理。如今已为人母,有了需要全力呵护的幼子,实在没那精力周旋在波谲云诡之中。

二是册封为嫔便是一宫主位,怕到时候有人借机生事让她搬出昭仁殿住到后宫去。她不如先蛰伏些时日。让皇贵妃和贵妃站在那高台之上,去承受明枪暗箭,而自己则安心守着昭仁殿这一方小小天地,过安稳平静的日子。

面子与里子,哪个更重要?

令窈早已问过自己千遍万遍,答案清晰无比,那就是是里子。

表面的风光荣耀,不过是镜花水月,若内里煎熬、终日惶惶,又有何意趣?

她如今有着玄烨的真心,能日夜陪伴在侧,在昭仁殿守着他和儿子过日子这份厚实的里子才是正儿八经的实惠。

玄烨似乎也洞悉了她的心思,并未强求。

显然他有意要为贵妃造势,册封礼成后,下旨于永寿宫大摆宴席,以示庆贺。这份殊荣在近年的后宫可谓罕见,顿时引得六宫侧目,暗地里愤恨不平者大有人在。

宴席当日,永寿宫张灯结彩,觥筹交错,表面上看起来热闹非凡,一派和谐。皇贵妃坐在玄烨左手,雍容得体;贵妃坐在玄烨右手,容光焕发。

席间暗流涌动,妃嫔们言笑晏晏之下,彼此之间面和心不和,投向钮祜禄贵妃的目光中,难免掺杂着或明或暗的审视、以及压在眼底的嫉恨。

尤其是那些资历深厚却未能更进一步,或自认家世才貌不输于人却位份远逊的妃嫔,心中更是五味杂陈。

令窈应邀出席,并未久留。送了贺礼略坐了坐,便以“七阿哥离不得人”为由,早早地离开永寿宫。

她心里明镜似的,玄烨此举,固然有抬举钮祜禄氏平衡后宫势力的考量,但未尝不是将她高高捧起,置于炭火之上,成为靶子。这位新晋贵妃往后的日子,恐怕不会太过平静顺遂了。

(2)

历经八年的三藩之乱在康熙二十年年底围攻昆明,吴世璠自尽,余众出降后终于平定,取得胜利。

玄烨龙心大悦,只觉得天地为之一宽,夙愿以偿,积弊已销,这万里锦绣河山,正等待着他去挥斥方遒,开创真正的盛世华章。

为告慰列祖列宗在天之灵,也为宣示平定内乱,江山一统的功绩,玄烨当即下旨于来年开春,东巡盛京祭祖。

陪同后妃除了令窈外,还有贵妃和宜妃。

皇贵妃和惠妃则被委以重任,以管理后宫,悉心照料太皇太后和皇太后为由留守紫禁城。

另还有几位庶妃同行,其中便包括了那位因位份之事而一直郁郁寡欢的赫舍里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