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皇上不利?”萧澈瞪大了眼睛,“他们敢?”靖安王点头:“北狄人一直想搅乱大靖,要是能趁机刺杀皇上,大靖肯定会乱,他们就能趁机攻打雁门关。所以三日后,除了抓李嵩和北狄人,还要保护好皇上的安全。”
林砚心里一动——靖安王要是真跟北狄勾结,怎么会担心皇上的安全?难道那张纸条真的是挑拨?可她又想起系统的提示,信封夹层里的纸条虽然是提醒,却没说具体是谁会反水,也没说北狄人要刺杀皇上,像是故意隐瞒了什么。
“王爷,那我们要不要告诉皇上,让他多带些侍卫?”林砚问道。靖安王摇摇头:“不用,皇上身边有暗卫,而且我已经安排好了,不会让皇上出事。你们两个小孩子,三日后就待在王府里,别去凑热闹,免得受伤。”
林砚和萧澈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疑惑——靖安王不让他们去,难道是怕他们发现什么?
等靖安王走后,萧澈赶紧从暗格里拿出地图和纸条:“我爹好像有心事,他是不是知道什么,却没告诉我们?”林砚点头,手指在地图上的废弃驿站画了个圈:“你看,这驿站旁边有个山洞,地图上没标出来,说不定是北狄人的退路。而且你爹说北狄人想对皇上不利,可皇上三日后又不去废弃驿站,北狄人怎么刺杀皇上?”
“对啊!”萧澈恍然大悟,“我爹说的是真的吗?还是他故意这么说,想让我们放心?”林砚没说话,心里却有了个大胆的猜测——靖安王可能知道北狄人的真正目标,却故意隐瞒了,甚至可能跟北狄人达成了某种协议,只是不知道他的目的是什么。
她拿出之前那张写着“小心靖安王”的纸条,跟信封夹层里的纸条对比了一下——两张纸条的字迹不一样,显然不是同一个人写的。可两张纸条都跟靖安王有关,一个提醒他们小心靖安王,一个是靖安王的提醒,像是有人在暗中较量。
“萧澈,你爹有没有跟你说过,他跟李嵩以前有没有过节?”林砚问道。萧澈想了想,摇摇头:“我没听过,不过我娘以前跟我说过,李嵩以前想跟我爹结亲,让他女儿嫁给我,我爹没同意,后来李嵩就跟三皇子走得近了。”
“三皇子?”林砚心里一动——三皇子之前养死士,还跟外戚勾结,李嵩跟三皇子走得近,难道这次截胡军粮,是三皇子在背后指使?可三皇子已经被皇上软禁了,怎么还能跟李嵩联系?
她正想着,就听到系统提示:「高价值瓜料更新:三皇子虽被软禁,仍通过心腹与李嵩联系,此次截胡军粮是为了资助北狄,让北狄攻打雁门关,趁机发动宫变」。林砚心里咯噔一下——原来三皇子还没死心,想借北狄的手搅乱大靖,趁机夺权!
“萧澈,我们得赶紧告诉皇上,三皇子还在跟李嵩联系,想发动宫变!”林砚拉着萧澈就往门外走。萧澈也急了:“那我爹知道吗?他是不是早就知道了,所以才让我们别去?”
林砚摇摇头:“不知道,但不管你爹知不知道,我们都得告诉皇上,不然三日后就危险了!”两人刚跑出书房,就见靖安王的亲卫统领匆匆走来,拦住他们:“小公子,林姑娘,殿下吩咐了,三日前不让你们出王府,说是为了你们的安全。”
“为什么不让我们出去?”萧澈急了,“我们有重要的事要告诉皇上!”亲卫统领面露难色:“殿下有令,小的不敢违抗。请两位回去吧,不然小的只能得罪了。”
林砚心里一沉——靖安王为什么不让他们出去?是真的为了他们的安全,还是怕他们把消息告诉皇上?她看着亲卫统领坚定的眼神,知道硬闯肯定不行,只能拉着萧澈退回去。
回到书房,萧澈坐在椅子上,气鼓鼓地说:“我爹肯定有问题!不然为什么不让我们出去?”林砚没说话,走到书架前,看着墙上的边境地形图,心里满是疑惑——靖安王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他跟三皇子、李嵩、北狄人到底是什么关系?三日后的废弃驿站,到底藏着怎样的阴谋?
她拿出那张写着“小心靖安王”的纸条,又看了看信封夹层里的纸条,突然发现信封夹层的纸条边缘,有个小小的“赵”字印记——这个印记,她好像在吏部尚书家见过,是吏部尚书赵大人的私印!
“萧澈,你看!”林砚把纸条递给萧澈,“这个印记是吏部尚书赵大人的私印!你爹的纸条,怎么会有赵大人的印记?”萧澈接过纸条,仔细看了看,脸色瞬间变了:“我爹跟赵大人好像没什么来往,怎么会用他的私印?难道这纸条不是我爹写的?”
林砚心里一紧——要是这纸条不是靖安王写的,那写纸条的人是谁?为什么要冒充靖安王?他的目的是什么?三日后的废弃驿站,到底是陷阱还是机会?
窗外的日头渐渐西斜,把书房里的影子拉得老长。林砚看着桌上的地图和纸条,心里暗暗打定主意——不管靖安王是不是好人,不管三日后有什么危险,她都要去废弃驿站看看,把这背后的人彻底挖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