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体验店最后的布局(1 / 2)

机场体验店,装修基本完成,正在进行设备的调试。

张伟也进行了一系列的线下安排和思考。

开业在即。

张伟,召集了,小玲,小田,小许、小黄过来开会。

现在小田负责品牌部的整体运营,机场店也在他的管辖范围。

此刻有几个事,张伟依然不放心,毕竟这事从金额上投入上千万,从影响力上也是不可估量的。

按照码农树上有十只鸟的逻辑调性,必须跑一遍,自己才放心啊。

张伟首先打算问问大家的安排和计划,如果好,就现场鼓励下,打打鸡血。

如果不好,还可以调整,别等到真出问题了,再来收拾。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各位,”张伟开口,声音不高,却让所有人的精神瞬间集中,

“箭在弦上。临发射前,我再啰嗦几句,看看有没有哪个齿轮还没咬紧,或者哪个环节还藏着我们没发现的‘惊喜’。”

张伟首先看向小玲,“小玲,龙岗科创局李局那边,有回音了吗?”

当初拿“战略新兴产业认定”的时候,人家毕竟给自己客气了下。

小玲回复:“伟哥,李局秘书回复,近期行程已满,但表示后续出差路过,会带朋友来捧场。”

这在张伟意料之中,点点头,没多说什么。国家这条大船,已经凭借“主脑座舱”的产品实力踏了上去,现在就是各种资质证照由小玲稳步推进,上国家这条船后,要的是细水长流即可。

现在自己规模还很小,还无法做到借势国家来起飞。

现在真正要做的是,苟着,先迅猛发展,然后在借势国家,一飞冲天。

目光转向小许和小黄。

小许挺直腰板:“伟哥,机场店销售团队,我安排了一个老鸟带一个新人,都是敢打敢拼的好苗子!”他脸上带着销售特有的那种“舍我其谁”的劲头。

小黄也推了推他的虚拟眼镜:“售前这边同样配置,一老带一新。接待Sop(标准作业程序)初版已经下发演练。”

张伟拿起他们递上来的Sop文件,随手翻了翻。里面条条框框,看似周全,但在张伟这里还是能看出不少问题,纸上谈兵的痕迹很重。

但没点评,更没批评。

只是把文件轻轻放下,脸上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Sop是死的,人是活的。在实景里打磨出来的肌肉记忆,比纸上一万条流程都管用。微操方面,我不管,你们自己带队,在实战中迭代,在吃亏中成长。”

张伟这话看似放权,实则把更大的责任压了下去。

小许和小黄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压力,但也激起了更强的斗志——信任就是最高级的pUA!

最后,张伟的目光落在了今天的主角——品牌总导演小田身上。

“小田,说说你的‘品牌战’具体怎么打。”

小田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在张伟面前显得更沉稳。

他打材料,光幕上瞬间出现清晰的战略图谱。

“伟哥,各位大佬!我的计划分两步走!”

“第一,起号!打造线上品牌宣传阵地!”他手指一点,光幕上列出五个平台的LoGo:抖音、视频号、小红书、微博、知乎。“这五个,是我们初期重点攻坚的阵地!内容调性统一:专业、深度、高价值,专攻国内企业界精英圈层!”

小田说完对着,小黄说,“黄总,这些平台的初期评论的回复,得麻烦你安排人帮忙搞定了,毕竟咱们是tob产品,很多问题应该非常专业的。”

“没问题,具体咱们下来对接。”小黄干脆的回复。

张伟点点头,没打断,这一步是常规操作,方向没错。

小田受到鼓励,语气更加激昂:“第二,关键引爆点!我们之前确定的5位博主,我计划,让他们在机场店开业前三天,发布视频,我们一起来一个线上线下,合力引爆!”

小田挥舞着手臂,仿佛已经看到流量如海啸般涌来的盛况:“我们要的,就是一炮而红!让‘横竖纵’和‘主脑座舱’的名字,在开业第一天就响彻整个目标客群!”

会议室里躁动了起来,小许和小黄都觉得这计划够劲爆,听起来就很“爽”。

这是小田以前的工作经验百试不爽的打法。

然而,张伟却微微皱起了眉头,没有立刻否定或肯定。

而是身体微微前倾,深邃的目光看向了小田,开始了他独特的“教练”式的发问。

“小田,想法不错。但我有几个问题,你先思考下。”

“第一,假设视频爆了,一下子引流过来几百个高质量客户,就比如200个。

我们这家店,同时能接待多少人?

最多20个,30个?

剩下的170位大佬,是让他们在机场店里挤着干等,还是让人家扭头就走?”

小田一听这个问题,额头就开始冒汗了:“这个…我们的接待流程…”

作为码农的思维体系是树上有十只鸟....,考虑的是边沿情况,极端情况,而不是理想情况,常规情况。

可以肯定,小田没有这方面的预案。

“第二,”张伟的声音依旧平稳,但小田却感受到了一股无形的压力,

“线下体验,尤其是我们这种基于VR硬件的深度体验,和线上看视频是两码事。

体验流程顺不顺?

设备调试快不快?

讲解能不能在三分钟内抓住核心痛点?

这些‘细节’,我们靠开业当天一边接待人山人海的潜在客户,一边现场磨合?”

就这两个问题,如同两把冰冷的手术刀,精准地剖开了小田那看似完美计划下的所有脆弱假设。

小田张了张嘴,发现自己之前信心满满的方案,在张伟这几个最现实、最极端的问题面前,竟然如此不堪一击。他脸色有些发白,刚才的激昂瞬间被冷汗取代。

看着小田的反应,张伟没有继续发问,知道火候到了。

没有责备,语气反而放缓,现实中的得理不饶人,那是吵架,不是企业管理。

张伟现在如同一位引导弟子思考的导师,恩威并施,让下属自我觉醒才是最好的领导力。

毕竟还是需要下属去执行的,让下属心悦诚服、高兴的去干活才是目的:

“小田,别急。你之前在成熟品牌做事,套路是‘线上造势,线下承接’,这没错。但那是品牌势能已经存在的前提下。各种模式,套路都已经被前面的人构建完成,你只管发挥你的特长即可。”

张伟站起身,走到光幕前,将小田那个“线上线下同步引爆”的箭头轻轻擦掉。

“而我们,‘横竖纵’是什么?

是一个从零开始构建认知的新品牌!

我们的线下体验是首次登场,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重度依赖设备和服务的‘新物种’!”

张伟的手指在光幕上划出新的轨迹,

“所以,我们的打法必须反过来!线下打磨必须先行,线上引流反而要滞后!”

“我们的计划我认为应该是这样的——先试运行三周,阶梯式加压!”

光幕上随之出现清晰的三个阶段:

“第一周,‘冷启动’自然流量测试!”张伟解释,“完全不依赖外部引流,就靠机场本身的过往人流和蹭边上中信书店的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