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私董会,又白嫖(1 / 2)

地球,如同一颗悬浮在漆黑幕布上的蓝宝石,静静地旋转。

张伟的虚拟化身,出现在一个环绕着这颗“宝石”的悬浮全息圆厅中。

这里是“主脑座舱”构建的顶级社交空间——“未来圆厅”。

脚下是浩瀚的星海,头顶是深邃的宇宙,圆厅本身由流动的数据光和不知名的银色金属构成,既具象又抽象,充满了《头号玩家》般的未来科技感。

一道道身影,伴随着细微的光粒子凝聚效应,陆续在圆厅的悬浮座椅上显现。

电子上市公司的王总,化身是一身剪裁得体的深色西装,细节一丝不苟。

他身旁的季总,同样来自电子领域,形象则更显技术派,眼镜镜片上偶尔闪过数据流。

华联精工的华总,形象沉稳厚重,如同他经营的精密制造业务。

新能源的吴总,化身带着一丝干练与锋芒。

做时装的朱总,虚拟衣着自然是当季未发布的顶级设计,色彩与线条都彰显着品味。

快消品的白总,则是一副温文尔雅,却让人看不透深浅的模样。

他们都是张伟的重要客户,他们都用“主脑座舱”完成了家族企业的权力交接与数字化转型。

他们同时也是“夺舍基金”的出资人(Lp),基金一百多人,这次来了五十多人。

他们用真金白银投给了张伟的未来愿景,当然也投给了自己。

某种程度上,他们更是一个特殊的“同温层”,背负着相似的传承压力与时代机遇。

他们不是外界想象的纨绔“富二代”,他们是早早被命运推上前台,背负着一个家族乃至一个企业集团未来航向的人。

张伟看着这些熟悉的面孔,内心却在进行着一场无人知晓的表演。

“各位,欢迎来到未来圆厅。”张伟的‘法相’没有放大10倍,只放大了3倍,声音通过空间音频技术,清晰而富有磁性地传递到每个人“耳中”,“这次私董会,主要是向大家通报一下‘主脑座舱’的最新进展,以及,探讨一个我们共同面临的‘小’问题。”

张伟脸上挂着真诚的笑容,心里却在暗自算计,‘以私董会的名义,通报情况,实际上,是挂羊头卖狗肉的白嫖忽悠会。得让这帮家伙,用他们的资源和工厂,帮我实现那个‘三维鼠标’的梦,嘿嘿!哈哈!’

首先稳扎稳打。

张伟不需要幻灯片,手指微动,圆厅中央的地球模型瞬间被无数清晰的数据可视化图表所环绕。

“首先,向各位汇报下成绩。在过去几个月,感谢各位的鼎力支持,大家不仅在各自企业深度应用‘主脑座舱’,更在全国各地帮我牵线搭桥,引荐了无数志同道合的客户。”

张伟的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激昂,“我们的客户数,已经正式突破300家了!”

数据滚动,案例呈现,几家由在座创二代主导的企业,其利用“主脑座舱”实现效率提升、成本优化的具体数据被高亮显示了出来。

圆厅内响起了一阵带着赞许意味的轻微骚动。

信任与认可的氛围,在无温的虚拟宇宙背景下缓缓升温。

张伟趁热打铁,介绍了基于“企业智能体理论,企业语言理论”构建的空间编程平台,以及在此基础上落地的社交SR(供应商关系管理)系统。

新的概念,切实的落地场景,再次巩固了他在众人心中“Nb创业者”“tob大神”“未来企业家”的形象。

气氛和缓而热烈。

张伟知道,时机到了。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略微激昂。

“成绩值得庆祝,但我们必须直面问题。我相信,大家都关注到我们的‘槽点吧’。”张伟顿了顿,虚拟手一挥,那条猩红色的、点赞数早已突破四千的置顶槽点,被放大投射在每个人面前:

“Vision pro的交付太麻烦了,太难用了!”

“这是我们中的许多人,或者你们的团队,亲身感受到的痛点。”张伟的目光扫过众人,看到不少人点头,这是真问题,无法回避。

“我们深入调研了,问题的本质,不是Vpro不好,而是现有的xR交互逻辑,从根子上,就不是为我们在三维空间里的新质生产力场景设计的!”

张伟的声音开始注入了激情,如同乔布斯在揭示一个新时代,“用眼动去精准定位三维数据点,瞳孔会疲劳,光标会漂移。

用手势去执行复杂操作,延迟和误识别让我们抓狂。

用手柄?

那有限的按键在三维世界里捉襟见肘,就像试图用只有按键的屏幕,去操控汽车!”

张伟引用了凯文·凯利的“镜像世界”预言,将其提升到战略高度:“我们正在构建的,不是完全虚拟的元宇宙,而是与现实叠加的数字图层,是世界的‘第二层结构’。在这个结构里,我们如何‘交付’我们的意志,决定了效率的上限!”

接着,他切换到智囊模式,用小高调研的鲜活案例,引发痛点共鸣:“新能源的王总监,戴着Vpro拆解三维数据模型,眼睛布满血丝,模型不受控制地乱飞……他最后无奈地对我们的同事说:‘我不是不会用,我是不想用,太累。’”

张伟看大家已经进入了状态,知道自己的痛点铺垫已经足够了。

抛出了核心解决方案,语气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商业算盘:“所以,我们必须重新定义交互!基于人类二十万年进化史决定的‘交互黄金分工’——眼观、口说、手动!

眼睛负责输入信息,嘴巴负责发出指令,而双手,这双我们与生俱来、最灵巧的工具,必须成为在三维数字世界里‘交付’意志的核心!”

他手臂一挥,一个充满工业美感、流线型的三维手套概念图出现在空中。

“我们要做的,不是一副简单的手套。我们要做的,是三维世界的鼠标!

这是开启‘镜像世界’大门的钥匙,是下一代生产力工具的基础设施!”

圆厅内一片寂静,所有人都被张伟这番复合型的、层层递进的传销式演绎所吸引。

毕竟上面那个问题,确实是他们的痛点。

激情、洞察、案例、战略高度、解决方案……他似乎已经成功了一半。

于是乘势补充:“这里面,眼观,xR设备,本身可以搞定;而‘口说’我们的VR智能语音输入法,已经搞定了,相信大家都已经用了很久了。”

张伟捎着停顿,语气更加的激情动容:“现在只剩下,‘手动’了,方案我已经弄出来了,我不是做硬件的,在做的各位都是,那就靠你们来完善了,这个市场绝对炸烈!”

张伟说完,用期待的眼神看着大家。

大家听完张伟说这个,恍然大悟,原来在这等着啊。

然而张伟,预期的热烈响应并未到来。

首先打破沉默的,是电子上市公司的王总。

他推了推并不存在的虚拟眼镜,语气平静却带着金属般的质感:

“伟哥,想法很震撼。但硬件,不是写代码。”他虚拟的手指轻轻点向那副概念手套,

“手,有27个自由度,远比二维平面的鼠标复杂几个数量级。

你的难点,不在于做出一个能追踪的原型机,而在于如何让它稳定、一致、可靠,并且能规模化生产。

这背后是材料学、传感器融合算法、功耗控制、抗干扰……这不是三个月搞个deo的事情,这是需要三年甚至更长时间,去打磨一个完整闭环的苦功夫。”

张伟一听,心里一个咯噔:“卧槽,谁说二代是纨绔的?NNd也忒专业了吧!”

王总的话像一把冰冷的手术刀,精准地剖开了浪漫构想下的工程现实。

他话音刚落,旁边做智能制造的季总立刻接上,语气更加犀利:

“王总说到点子上了。而且,最关键的一环,‘力反馈’呢?”

他虚拟的手做出一个抓取的动作,“没有触感,没有力回馈,你就算精准追踪到每一个指关节的角度,用户抓取一个虚拟物体时,感觉还是在抓空气!这算什么闭环?

你要实现真正的三维操作闭环,就必须攻克仿生触感,这条技术路线,一走就是生死级的长期研发投入,烧钱如流水,而且未必能成功。”

“我擦,这些创二代,经过自己这个‘主脑座舱’的引导,全部混成行业专家了吗?不好忽悠了!”张伟内心在扶额叫苦啊。

做工业自动化的华总,声音沉稳厚重,如同他的企业根基:

“伟哥,你看的是未来,我们都很认同。但市场,不看未来,只看当下。”

他虚拟的手划过一个象限图,“目前,真正愿意并且能够大规模使用三维可视化进行交付的企业,在整个b端市场里,本就是少数。

在这少数之中,愿意为了‘交互体验优化’这种看似‘锦上添花’的事情,额外支付高昂硬件成本的,更是极少数中的极少数。

市场容量,恐怕支撑不起你快速回本。

弄不好,这会变成一个叫好不叫座的‘情怀硬件’。”

新能源的吴总,立刻用数据说话:

“华总说得对。我来算一笔账。”她面前瞬间展开一个虚拟账本,

“按照你描述的技术规格,初步研发投入,保守估计在这个数。”一个令人咋舌的数字显现,

“这还不包括开模、生产线、市场推广。就算你定价合理,需要销售多少台才能覆盖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