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干翻ChatGPT(1 / 2)

离开武汉之前,张伟又去了趟武大,小杨刚从深圳孙副总那边调研回来,拿到了论文需要的数据。

进展算是按计划推进,毕竟小杨没真的在企业干过,也没有张伟这么强悍的实战经验,很多都靠自己遐想,很容易走入死胡同,或者跑偏了方向。

张伟这种是先有实战经验,再把经验总结成论文观点,在实战经验和理论观点之间,相互校验、相互印证,只要出现偏差,立马就能发现。

所以对张伟非常简单的事,对小杨,就是莫大的难题。

毕竟张伟有个一个实战经验的标的物,可以印证,而小杨没有。

简单的说就是,张伟从工程倒推出理论。

而小杨需要先搞出理论;然后——工程?没有!差着十万八千里了。

当然小杨比其他科研狗强的是,有张伟这个强力外援在,当然还有王教授,不过相对小杨还是喜欢找张伟多一点。

毕竟张伟是实战派,总能找到实际的案例,给小杨参考,张伟和小杨同龄人,没啥代沟。

而教授,是理论派,虽然见识广博、学术深厚,落地性上总是差点火候。

小杨其实相对他的同学,那速度,简直是无法比拟的。

左边手王教授理论通天,右边手张伟实战无敌,自己只需要干好本职工作,就算躺赢了。

可把一堆的同学羡慕的够呛啊。

当然被导师带着出去‘走穴’也是,那种平时就能得到老师赏识的人,否则导师怎么会随随便便带着去见世面的。

陪在导师身边出来见世面的,肯定是导师得意门生就对了。

现在张伟,自从悟透了‘日本点出科技树’的洞见后,对小杨的指导更加不遗余力了。

每次去武大,都请小杨搞一顿大餐,人情世故这块,张伟那可是拿捏的死死。

开玩笑,张伟的‘万人师’Excel表,好几个人特别擅长这块,全被张伟针对性的学习了。

吃饭过程中,张伟又打听到,教授还有一个得意门生,小何,嘿嘿!

被张伟盯上,等北京那边搞好了,下次过来,就把‘企业智能体性格特质模型理论’悄无声息的搞出去!

免费劳动力,不对,双赢的事情,肯定不嫌多啊!

现在张伟每次来,都会去王教授那里坐坐,汇报下工作。

搞的王教授好几次说“张伟,要不,来给我做学生吧!”

如果是三本刚毕业那会,有这样的机会,估计张伟睡着了都要笑醒啊。

可是现在嘛!嗯!哈!

还是婉拒了啊!

自己年入超百万,而且还有那么庞大的梦想,掀翻‘全球企业信息化理论’的愿景,虽然步履蹒跚,进展缓慢,但是前进的步伐,坚定而有力,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推进。

希望这次去北京,能更进一步!

.....

凯捷北京项目,是一家建筑央企,鸟巢、水立方、大裤衩、国贸、夏国尊....,全是人家修的。

张伟现在做SAp项目,简直跟玩似的,完全不用费脑子了。

项目的执行计划,张伟甚至可以安排到,下下周星期三的4~6点,是摸鱼时间。

哈哈,肯定不能这样写啊。

肯定也不能这样做的,哄哄!

张伟在北京,没再住酒店了,干脆租了一个房子,老婆也提前请了产假,带着女儿一起和张伟到北京来玩了。

反正北京各个景点张伟都去了,现在又带着老婆女儿,还有肚子里的二宝,再去了一遍。

项目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张伟周末的时间,全部陪家人在北京到处瞎逛了。

因为张伟在北京租了房子,把老婆的父母,自己的父母,全部接到北京各自住了几周。

张伟也是只要亲人过来了,首先是各种景点,其次各种的北京菜,宫廷菜......,全部都安排上,让家人们完全彻彻底底的享受了一把。

升旗看了5次,故宫去了7次,长城爬了4次......,张伟觉得故宫那里有一块砖头破了,自己都知道,哈哈!

仅仅只是天安门那一块块,张伟觉得去了不下20次!

当然,对于张伟父母来说,那是破天荒第一次到北京,自己的父母去故宫那次下了点雨,有几个地方没走到,张伟硬是带着爸妈又去了第二次。

反正吧,张伟觉得,这次北京项目,非常的值得啊,特别是双方的父母,对北京有着发自肺腑的朝圣情结。

张伟也再次感受到了,自己努力、奋斗、拼搏的意义和成就感!

看着父母们脸上那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喜悦,张伟也是由衷的欣慰啊。

妻子的肚子,也一天天的大了起来,行动变得不是那么方便了,带着大娃,回老家待产去了。

张伟又回到了,一个人做项目的状态了。

最近chatGpt,被炒的超级火热,NNd,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码农,必须得搞起!

张伟,在淘宝,在各种群,深扒了一圈,终于搞定了,账号、翻墙套件。

周末张伟忐忑地打开了翻墙软件,一阵颤抖地点开了chatGpt页面。

张伟在心中腹诽“说来惭愧,我张伟纵横SAp江湖这么多年,咨询顾问也做过不少,项目方案闭着眼睛都能写。可是今天,要找一个能真正验证我‘企业智能体’理论独创性的人,居然得靠人工智能的chatGpt,世界上最冷酷、最全面、最理性的‘AI老中医’。”

窗外,阳光明媚,清风拂面,但张伟却手心微微出汗。

主要是网络上把chatGpt吹的神乎其神的!

张伟深吸一口气,盯着屏幕上闪烁的光标,敲下了第一个问题:

“请问你怎么看待企业作为类生物体的系统构成?”

“叮!”Gpt的回答迅速弹出:

“企业作为类生物体是一种很形象的比喻。传统上,企业的信息化一般围绕流程自动化、信息孤岛打通展开,追求的是效率与精度的提升。这种类比模型有一定的参考性,但也存在局限,因为企业不是纯生物体,不能完全按照生命体结构进行管理和设计……”

张伟一看,立刻皱起眉头,心跳加速。

“你这思路还停留在流程自动化?这是‘初代ERp理论’啊!太低级了吧!”张伟忍不住吐槽,手指飞速敲击键盘,噼里啪啦地回复:

“企业作为智能体不是简单的生物类比,而是更深层次的认知跃迁,人在企业这个组织里,不再是人属性,而是岗位属性,表现出来的是‘岗位智能’,再进一步才是整体‘智能体’的认知模型。Gpt同学,你有听说过一种智能形式,叫‘组织智能’么,企业就是其中一种!”

屏幕短暂静默数秒,然后跳出一句:

“很抱歉,我的回答不够精准。感谢您的指正,我的理解可能有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