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猛凑过来:“苏姑娘,这能当证据吗?”
“当然。”苏芷晴从药箱里取出个小瓷瓶,倒出点粉末撒在玉圭上,“这是显影粉,能还原包浆里的杂质。”粉末遇空气变成淡蓝色,正是蓝火矿的特征——和刺客箭簇、李福私调的矿料完全一致。
最关键的证据在箱子底。苏芷晴掀开最,却写得清清楚楚:
目的地:吕宋岛马尼拉港
收货人:赵记行
货物:太庙祭器十箱
赵记行——沈炼记得这个商号,是赵铭去年在吕宋岛开的,专门倒卖皇家器物。苏芷晴把提单递给张猛:“这张纸,能钉死赵铭和李福的勾结。”
沈炼赶到隆昌号时,张猛正抱着提单站在甲板上,脸上的笑比阳光还耀眼。
“大人!”他迎上来,把提单递过去,“您看——赵记行,吕宋岛,全是赵铭的买卖!”
沈炼接过提单,指尖划过“赵记行”的落款。纸上的字迹是赵铭的亲笔,他认得——去年楚王宴请时,赵铭曾在菜单上写过这几个字。
“还有这些仿品。”张猛指着底舱的方向,“全是李福从祭器库调出来的真品模子,用蓝火矿焊料做的假货。”
沈炼望着远处的海平面,海浪拍打着船舷,溅起白色的浪花。他想起昨夜李福的哭嚎,想起郑坤的威胁,想起楚王暴毙的谜团——所有的线索,都在这艘隆昌号上,串成了完整的链条。
“张猛。”他转身,声音冷得像冰,“把这些箱子封好,带回北镇抚司。再去查隆昌号的船员——谁是赵铭的人,谁参与押运,一个都别放过。”
张猛应了一声,转身去安排。沈炼望着底舱的入口,那里堆着十口樟木箱,像十座坟墓,埋着李福和赵铭的贪欲,也埋着祭器案的真相。
傍晚时分,隆昌号被拖回了通州码头。沈炼站在岸边,看着缇骑们把樟木箱搬上马车。苏芷晴走过来,手里拿着个玻璃瓶,里面装着从仿品上刮下的焊料。
“大人,这些焊料和蓝火矿的成分完全一致。”她晃了晃瓶子,“李福的私矿,赵铭的商号,郑坤的庇护——所有的局,都破了。”
沈炼嗯了一声,望着天边的晚霞。晚霞把海水染成了红色,像极了祭器上的包浆。他摸了摸怀里的密折,里面装着李福的认罪书、隆昌号的证据,还有赵铭的走私账册。
“明天早朝,把这些呈给陛下。”他说,“祭器案的真相,该让天下人知道了。”
风从海上吹过来,带着咸湿的味道。沈炼望着远处的帆影,知道这盘棋,终于下到了收尾的时候。而那些藏在阴影里的老鼠,终将被晒在阳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