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波澜初起 困兽犹斗(1 / 2)

接下来的两天,上海滩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平静。

日军和黑龙会的明面活动似乎有所收敛,但租界内的空气却愈发紧绷,仿佛暴风雨来临前死寂的低压。

巡捕房的巡逻车明显增多,各国领事馆也悄然提升了警戒级别。

“五号安全屋”内,伤痛在顾慎之的精心照料下逐渐稳定,但牺牲带来的阴霾依旧笼罩。张宗兴肩头的擦伤已无大碍,他的全部精力都投注在两件事上:追查神秘援手,以及等待证据发酵的回应。

首先传来反馈的是司徒美堂的海外渠道。

“美国《纽约时报》的记者哈里斯收到了部分照片和摘要,”苏婉清向张宗兴汇报,眼中带着一丝光亮,

“他极为震惊,表示需要时间核实,但承诺如果属实,会以最快速度刊发。不过他也提醒,这可能会受到来自其国内乃至日本方面的巨大压力。”

“英国路透社那边态度相对谨慎,但同样表示会进行调查。”她继续道,“法国领事馆的武官私下接触了我们的人,表达了‘高度关切’,但态度暧昧,更多是试探我们手中是否还有更多筹码。苏联方面……尚无明确回应。”

至于让南京方面“意外”获得副本的计划,执行得更为顺利。一份精心准备的证据副本,通过杜月笙在政府内的关系,辗转送到了几位素有清誉、且对日态度强硬的高官案头。

“南京那边已经炸锅了,”杜月笙亲自来到安全屋,压低声音告知最新情况,

“会议开了一场又一场,吵得不可开交。老蒋那边还没公开表态,但何应钦等人大为光火,认为这是有人故意煽风点火,破坏‘和平大局’。不过,也有不少将领和地方大员被激怒了,要求中央彻查并对日强硬的声音大了很多。”

张宗兴默默听着。情况在意料之中。证据就像一块巨石,确实激起了千层浪,但各方势力的反应取决于各自的利益盘算。国际社会需要时间消化和确认,南京政府内部则陷入新的纷争。这需要时间,而他们最缺的就是时间。

“日本人那边有什么动静?”张宗兴更关心影佐的“净化”程序。

“表面安静,底下暗流汹涌。”杜月笙神色凝重,“我们几个码头和仓库都发现了可疑人物在踩点。虹口那边,据眼线回报,影佐和那个千夜红叶几乎没合过眼,调动频繁。他们像是在酝酿一次更大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