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雪并未持续太久,转为冰冷的冬雨,淅淅沥沥,将前夜的薄雪冲刷成泥泞,也让这座城市的寒意更添几分湿漉漉的窒息感。
“仙乐门”密室内的气氛,比窗外的天气更加凝重。
张宗兴面前摊开着两份刚刚送达的情报,一份来自苏婉清,另一份则源自郭管家新拓展的渠道。
苏婉清的情报证实了之前的担忧:
“昭和通商”及其关联的皮包公司,对粮食和药品的囤积规模远超预期,已经开始对黑市价格产生明显影响。
更棘手的是,工部局内部似乎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有部分外籍官员倾向于对日方的“商业行为”采取绥靖态度,这无疑给影佐的经济扰乱计划开了绿灯。
而郭管家通过那位伪满旧吏的关系,旁敲侧击地探听到,“东亚劳务株式会社”的背景极深,与关东军后勤部门及某个番号保密的“防疫给水部队”都有若隐若现的联系。
那些所谓的“劳务人员”,待遇诡异,几乎与外界隔绝,仿佛在进行着某种不为人知的“工作”。
“‘防疫给水’……”张宗兴的手指重重地点在这几个字上,眉头紧锁。
他来自后世的知识让他瞬间警铃大作,一股寒意从脊椎升起,远比窗外的冬雨更刺骨。这绝不仅仅是经济战或普通的情报战,影佐和日本人,可能在酝酿着更加灭绝人性的阴谋。
“必须尽快弄清楚这个‘东亚劳务’和‘防疫给水’到底在搞什么鬼!”张宗兴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冷厉,
“婉清,让阿明挑选最精干的弟兄,不惜代价,想办法潜入或者靠近那个‘东亚劳务株式会社’,获取内部情况!哪怕只是拍到照片,听到只言片语!”
“明白!我立刻去安排。”苏婉清意识到事态可能比想象的更严重,毫不犹豫地应下。
就在张宗兴部署应对这潜在的巨大威胁时,千夜红叶的“软肋”档案,已然显露出了狰狞的爪牙。
深夜,公共租界一位素有名望、曾多次在报纸上撰文抨击日寇暴行的陈姓大律师,其寓所书房内突然闯入几名蒙面暴徒。
他们没有抢劫财物,只是用枪指着惊骇的律师及其家人,将一叠照片摔在他面前——那是他年轻时不慎卷入的一桩不大不小的金融丑闻证据,虽已过去多年,但足以让他身败名裂。
“陈律师,皇军很欣赏您的才华。”为首的暴徒声音冰冷,“希望您能认清时务,以后知道什么该写,什么不该写。否则,这些照片明天就会出现在各大报馆的桌上。”
同样的事情,几乎在同一晚,还发生在一位银行经理和一位大学教授家中。
威胁的方式或有不同,或关乎隐私,或关乎家人安全,但核心目的只有一个——逼迫他们就范,或至少保持沉默。
千夜红叶的毒计,开始从档案袋走向现实,如同无形的瘟疫,悄然侵蚀着上海滩抵抗力量的舆论阵地和道德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