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三年之前,通过研判邛山县查获的毒品数量和来源,以及新增吸毒人员数据,杨超然就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
从那时起,邛山地下市场的毒品就陡然增多,新型的、传统的都在某一阶段数量暴涨、价格下跌,意识到不对劲的杨超然,带着大队民警加大了对涉毒案件的打击力度,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们获得了不错的战果。
缴获毒品的量暴增不说,还抓住了几个零包贩子。
经过审讯发现,这些零包贩子的上线,隐约指向了本地人。这些贩卖零包人员交代,上线对邛山特别是宽场镇一带异常熟悉,每次交接的地点都在宽场境内的几个村不停变换。虽然很多时候采用的是“钱货分离、两不见面”的方式,但是从少有的几次通话中不难听出,对方说的是标准的邛山话。
得到这种线索,杨超然他们当然高度重视,但是几经试探,发现这一帮人极其狡猾,不用固定的手机号码联系不说,还拒绝用现代化的网络沟通手段,行动技术和网络侦察两大警种也下过力,但是有效信息寥寥。
外无来源,就只能猜测宽场这里有了新的毒源。
有窝点。
这可是相当重大的线索了,其现实危害要比零包犯罪大得多得多。
杨超然他们通过线人和零包贩子得知,最近冒出来的这伙人特别猛。这些人对之前在邛山境内“做生意”人员出手,暴力将那些人全部赶出了邛山。
有说法是人都砍翻了好几个。
贩卖毒品的都是“过江龙”,吃的是亡命饭,一旦扎根下来,就绝不会退让市场,现在既然被赶出去,那就说明新来的人势力大到他们扛不住。
要说一个地方谁的势力最大,那莫过于本地人。
“通过长时间的努力,我发现了平地村的不正常。”杨超然说,既然在宽场镇有新源头,他就带着禁毒大队的人在附近开展了侦查,地毯式地刮了一遍,终于在无数次试探之后,将平地村给扒拉了出来。
这个小村子,人人都不出去打工不说,还家家都有钱,小车遍地跑,高档烟酒吞吐量也特别大,出手阔绰得很。
引起他们重视的,还有这个村不正常的防范力量。那些不正常的护林员、治保队员,一个二个年轻力壮、活蹦乱跳的,跟别的村子那些老弱病残绝对不一样。大家都知道,护林员、治保队这些公益性质的岗位,其实就是政府安排的另类补助,接济的对象大多都是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的老弱病残或者懒汉,所以平地村这里反常的现象是不应该的。
支撑杨超然他们信心的,还有专业部门的污水检测报告。报告显示,平地村附近一带的河沟,水质中某些物质远远超标了。
“地点就在平地小学。”杨超然不仅拿水质检测报告给我看,还从随身携带的包包里掏出了一份地图,指出了加工厂的具体位置。
这是利用森防小飞机搞到的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