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魏砥 > 第570章 蜀都惊变

第570章 蜀都惊变(1 / 2)

---

成都的深秋,寒意刺骨,连绵的阴雨更添几分愁惨。皇宫深处,刘备的寝殿内弥漫着浓重的药石气味,往日威严的昭烈帝,此刻形销骨立地躺在龙榻之上,面色蜡黄,呼吸微弱,已是弥留之际。

诸葛亮、李严、蒋琬、费祎、董允等蜀汉核心重臣,以及太子刘禅,皆跪伏于榻前,气氛凝重得令人窒息。殿外,甲士林立,戒备森严,空气中涌动着一股难以言喻的紧张。

刘备艰难地睁开浑浊的双眼,目光缓缓扫过众人,最后落在诸葛亮身上,嘴唇翕动,发出微弱的声音:“孔明……朕……朕恐不久于人世矣……”

诸葛亮以头触地,声音哽咽:“陛下!臣等定当竭尽全力,寻访名医……”

刘备无力地摆了摆手,打断了他:“天命如此,非人力可违……太子……太子暗弱,不堪社稷之重……这……这兴复汉室之业……只能……托付与丞相了……”他颤抖着伸出手,诸葛亮连忙上前握住。

“臣……臣敢不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诸葛亮泪如雨下,额头紧紧贴在冰冷的地面上。

刘备喘息了片刻,目光又转向跪在稍后位置的李严,声音断断续续:“正……正方……”

李严立刻膝行上前,伏地道:“臣在!”

“卿……卿乃社稷之臣,才具……干练……南中之事,边陲之务,朕……朕素来倚重……今……今命汝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与……与丞相共……共辅太子……”刘备的声音越来越弱,但“统内外军事”这几个字,却如同惊雷般在殿中炸响!

诸葛亮握着刘备的手猛地一紧,眼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惊愕。他原以为刘备只是让李严辅政,没想到竟直接赋予了“统内外军事”的大权!这意味着,除了他丞相府的属官和直属兵马,全国各地的军队,理论上都将受李严节制!这与历史上白帝城托孤时,明确军政大权皆归诸葛亮的情形,已有了微妙而关键的不同!

李严也是身躯剧震,随即眼中爆发出难以抑制的狂喜,但立刻被他强行压下,以更谦卑的姿态叩首,声音带着哭腔:“臣……臣李严,蒙陛下如此信重,虽肝脑涂地,难报万一!必当尽心竭力,辅左丞相,匡扶幼主,保境安民!”

刘备似乎完成了最后的心事,目光涣散地望向殿顶,喃喃道:“朕……朕起自微末,与云长、翼德……纵横天下,欲……欲伸大义于天下……奈何……天不假年……汉室……中兴……”话音渐低,终至不可闻。那只被诸葛亮握着的手,也无力地垂落下去。

“陛下!”

“父皇!”

殿内顿时哭声响成一片。蜀汉的开国皇帝,昭烈帝刘备,就此溘然长逝。

刘备驾崩,国丧骤临。然而,权力的博弈,在哀痛的表象下,已如暗流般汹涌展开。

根据刘备遗诏,太子刘禅继位,改元建兴。尊诸葛亮为相父,总揽朝政;擢升李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并受遗诏与诸葛亮共同辅政。

这道遗诏,在蜀汉朝堂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尤其是“李严统内外军事”这一条,几乎打破了原有的权力平衡。

“陛下……先帝何以如此?!”丞相府内,费祎又惊又怒,几乎失态,“李正方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先帝岂能不知?赋予其军权,岂非纵虎归山?”

蒋琬面色凝重,叹息道:“或许……先帝亦有不得已之苦衷。元从宿将,张将军早逝,关将军又随之而去。今严颜镇守汉中,吴懿等虽忠,然资历威望,尚不足以完全制衡李严及其背后的东州士族。先帝此举,恐是欲借李严之力,稳住朝局,平衡各方……”

董允忧心忡忡:“然李严岂是甘居人下之辈?如今手握军权,又有遗诏护身,丞相日后行事,恐处处受制!”

诸葛亮坐在主位,脸上悲戚未退,却已恢复了往日的沉静。他缓缓开口,声音带着疲惫,却异常坚定:“先帝既以大事相托,亮唯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李严虽有权欲,然其才具可用,于南中、东境亦确有其根基。当下之势,北有曹魏强敌,东与江东盟好却需提防,内部更需稳定。若与李严公然决裂,必致内乱,徒令司马懿窃喜。”

他看向几位心腹,眼神锐利:“当务之急,是稳定新君,办理国丧,安抚民心。军政之事……李严虽名分上统内外军事,然汉中严颜、巴东罗宪、庲降都督李恢,皆国家柱石,非其轻易可动。我等需暗中绸缪,徐徐图之。”

诸葛亮选择了隐忍。他深知,在刘备新丧、内外交困之际,维持表面的团结至关重要。但他也绝不会坐视李严坐大。

与此同时,李严府邸则是另一番景象。

“恭贺都护!得先帝如此信重,总揽军权,辅左幼主,他日位极人臣,指日可待!”董先生等一众心腹纷纷道贺,喜形于色。

李严志得意满,抚须而笑,眼中闪烁着野心的光芒:“先帝知我!总揽内外军事……哼,诸葛亮虽为丞相,然这刀把子,如今握在我李严手中!”他仿佛已经看到自己权倾朝野,甚至……更进一步的那一天。

“都护,如今大权在握,是否……”一名心腹做了个强硬的手势。

李严摆了摆手,尚存一丝理智:“不可操之过急。诸葛亮在朝中根基深厚,羽翼众多,且新君初立,人心未附。此刻当以稳为主,借辅政之名,逐步安插亲信,掌控枢要。尤其是南中……传令给我们的人,加紧动作,务必趁此良机,将南中兵马、财赋,牢牢抓在手中!”

他仿佛已经看到,一条通往权力巅峰的康庄大道,已在脚下铺开。

刘备驾崩、刘禅继位、李严统军辅政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遍了天下,自然也传到了夷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