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魏砥 > 第547章 破局之路

第547章 破局之路(1 / 2)

---

荆北的秋日,天空高远,却无端笼罩着一层肃杀的阴霾。

博望坡试探性攻击受挫的消息,如同一声警钟,在襄阳州牧府内重重敲响。赵云看着张翼送回的详细战报,以及辅匡对魏军战力、布防的补充观察,眉头紧锁,手指在地图上宛城的位置反复摩挲。

“张儁乂不仅没病,其麾下骑兵精锐,调度有方,伏击果断,撤退从容……这分明是蓄势待发之态。”赵云的声音沉稳,但熟悉他的黄忠能听出其中蕴含的凝重。

黄忠须发戟张,怒道:“这老匹夫,装神弄鬼这么久,果然是憋着坏水!子龙,看来司马懿是铁了心要趁我军西线吃紧,在荆北动手了!我们不能坐以待毙!”

赵云微微颔首:“不错。秭归那边,叔至虽暂时稳住阵脚,但西线大军被牵制,我荆北兵力便显单薄。张合选择此时撕破伪装,必是得到了司马懿的指令,认为时机已到。”

他站起身,走到巨大的荆北沙盘前,目光锐利如鹰隼:“司马懿想东西夹击,让我首尾不能相顾。那我便先打掉他一只爪子!传令!”

“汉升,你即刻率领八千精锐,并张翼、傅肜所部,前出至邓县,做出增援新野、反攻博望坡的态势!要大张旗鼓,营造我军主力北上的假象!”

黄忠精神一振:“诺!某家定叫张合那老儿不敢轻举妄动!”

“且慢,”赵云抬手制止,“此乃疑兵。你抵达邓县后,白日虚张声势,夜间却要秘密将主力分批南撤,经宜城,驰援当阳、编县一线,加强我荆山防务,防止魏军从南乡、顺阳方向,沿汉水支流南下,迂回攻击我侧翼!”

黄忠先是一愣,随即恍然,抚掌笑道:“妙啊!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子龙你是要吓住张合,实则防备他另辟蹊径!”

“正是。”赵云目光深邃,“张合用兵,向来不拘一格,正面强攻宛城难下,他必会寻找其他突破口。荆山一带山势连绵,虽不利于大军行进,但小股精锐渗透,破坏我粮道,甚至直插襄阳腹地,并非不可能。我们必须堵死这条路!”

“那襄阳城防?”黄忠问道。

“襄阳有我亲自坐镇,辅匡将军协防,兵力虽不充裕,但城防坚固,足以支撑。”赵云语气坚定,“同时,立刻八百里加急,将北线军情及我的判断,呈报建业主公!请求主公督促西线,尽快达成和议,或至少稳住局面,使我荆北能全力应对张合!”

一道道军令迅速发出,整个荆北的战争机器再次加速运转。黄忠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北上邓县,旌旗招展,鼓噪而进,有意制造出大军北调的声势。而与此同时,一支支精锐部队则在夜色的掩护下,悄无声息地向南移动,如同暗流,涌向那看似平静却暗藏杀机的荆山边境。

襄阳城内,气氛紧张而有序。赵云亲自巡视城防,检查军械,安抚民心。他深知,自己此刻就是荆北的定海神针,绝不能露出一丝慌乱。

然而,就在黄忠主力北上,南方兵力调动尚未完全到位之际,坏消息还是传来了。

并非来自北面的张合,而是来自西北方向!

一支约五千人的魏军精锐,由骁将郭淮率领,竟然出其不意地穿过武当山与荆山之间的狭窄通道,自鄀县方向突然杀出,攻破了兵力空虚的鄀城,兵锋直指汉水南岸的宜城!一旦宜城有失,魏军便可威胁襄阳西侧,甚至切断襄阳与南部江陵等地的联系!

“郭淮!竟是郭伯济!”赵云接到急报,眼中闪过一丝震惊。他没想到,司马懿和张合的出手如此之快,如此之狠!选择的突破口更是刁钻无比!

“好一个声东击西!”赵云瞬间明白了对方的全盘谋划。张合在宛城正面吸引注意力,甚至不惜暴露实力在博望坡打掉张翼一部,都是为了掩护郭淮这支奇兵的长途迂回!

“辅匡将军!”赵云厉声道。

“末将在!”

“你立刻率三千兵马,火速增援宜城!不惜一切代价,守住宜城!绝不能让郭淮渡过汉水!”

“诺!”辅匡领命,匆匆而去。

襄阳城头的警钟,第一次为如此迫近的威胁而敲响。战争的阴云,彻底笼罩了这座荆北的核心城池。

建业,吴公宫。

陈暮同时接到了来自襄阳赵云和秭归陈砥的加急军报。

襄阳军报详细说明了北线张合的真实情况、郭淮奇兵突袭宜城的危急局势,以及赵云对司马懿战略意图的判断——东西夹击,先破荆北!

秭归军报则呈报了与费祎秘密接触的详情,诸葛亮提出的三项严苛条件以及核心要求——确凿证据和擒获“灰隼”。

两封军报放在一起,局势的危急与破局的关键,一目了然。

“好一个诸葛亮!好一个司马懿!”陈暮将两封军报重重拍在桉上,怒极反笑,“一个趁火打劫,步步紧逼!一个隔岸观火,暗藏杀机!都把我江东当作砧板上的鱼肉了么?!”

庞统与徐庶迅速浏览了军报,脸色也都十分难看。

“主公,荆北危矣!”庞统急声道,“郭淮此人,用兵诡谲,善于奔袭。宜城若失,襄阳西面门户洞开,且与南部联系被切断,将成为孤城!必须立刻增援!”

徐庶补充道:“西线同样关键。诸葛亮看似提出苛刻条件,实则留下了谈判空间。其核心在于‘灰隼’和证据。若我们能满足此点,西线战事可平,便能全力回援荆北!但若西线继续僵持,荆北恐独木难支!”

陈暮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深吸一口气,目光如电,扫过两位重臣:“士元,元直,当此危局,有何良策?直言!”

庞统小眼睛眯起,快速道:“主公,为今之计,必须双管齐下,甚至三管齐下!”

“第一,立刻发兵,增援荆北!但不宜直接派往襄阳,那样目标太大,且可能被魏军水师拦截。可令江陵的文聘水军主力,沿江西进,做出威胁蜀军侧翼的姿态,实则迅速北上,进入汉水,支援宜城、襄阳!同时,命驻守夏口的朱桓部,沿汉水北上策应!”

“第二,西线和谈必须加速!立刻回复叔至公子,原则上同意诸葛亮的条件,但需谈判细节。尤其是第三条,退出荆西之地绝无可能,但可在抚恤、致歉形式上让步。关键,是要让他们看到我们追查‘灰隼’的决心和进展!”

“第三,”庞统眼中闪过一丝狠色,“对北方的反击,必须更加凌厉!‘蛛网’要不惜代价,在洛阳、许都制造更大混乱,甚至可以尝试……刺杀司马懿的重要幕僚!同时,将我们掌握的,关于司马懿策划挑拨吴蜀的‘部分证据’,通过秘密渠道,‘泄露’给曹魏的御史台或者与司马懿有隙的曹氏宗亲!让曹叡对司马懿产生猜忌,逼他自乱阵脚!”

徐庶听得心惊肉跳,庞统此计,可谓行险至极,但确实是打破僵局最快的方法。“士元之计,虽险,却可能是唯一破局之路。只是……‘灰隼’身份依旧成谜,短时间内恐难擒获。”

陈暮沉吟片刻,决断道:“就依士元之策!仲业(文聘字)、休穆(朱桓字)那边,立刻传令!西线谈判,由叔至全权负责,可临机决断,不必事事请示!至于北方……”他眼中寒光一闪,“告诉‘蛛网’,放手去做!所需资源,一律满足!我要在旬日之内,看到司马懿的后院起火!”

他看向庞统和徐庶,声音沉肃:“此乃我江东存亡之秋,望二位与孤,同心协力,共渡难关!”

“臣等万死不辞!”庞统、徐庶躬身领命,立刻分头行动。

建业的战争机器,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和决绝,轰然开动。一道道指令,伴随着无形的刀光剑影,射向北方、西方和荆北。

秭归城内的陈砥,几乎在同一时间收到了父亲陈暮的决断指示和襄阳北线告急的军报。

压力如同实质般压在他的肩头。他不仅要想办法与蜀汉达成和议,还要尽快!每拖延一刻,荆北就多一分危险,父亲在建业就多一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