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魏砥 > 第277章 四方风起

第277章 四方风起(2 / 2)

诸葛亮羽扇轻摇,神色平静:“主公所言甚是。陈暮此人,隐忍果决,善揽人心,更兼庞统、徐元等辅左,实乃心腹之患。然,其地僻处南疆,北有曹操虎视,东与孙权已成死仇,此其致命之弱点。”

他拿起一份密报:“据武陵蛮地传来的消息,以及江东那边有意无意散出的风声,陈暮虽与沙摩柯结盟,但其麾下部分部落,因盐铁之利及我方的暗中扶持,已生异心。加之北线、东线压力,陈暮能用于西线的兵力与资源,必然有限。”

刘备眼中精光一闪:“孔明之意是……”

“此正是天赐良机。”诸葛亮断然道,“陈暮东西难顾,我军正可加大力度,经营武陵蛮地,乃至……南中。若能使其西线糜烂,或至少令其无法西向,则我军未来无论是东出荆州,还是南下交州,皆可占据主动。”

他铺开一幅西南舆图:“可遣一能言善辩、熟知蛮情之人,携重金、工匠,深入武陵,直接与沙摩柯接触。即便不能使其背盟,亦可加深其与交州之猜忌。同时,对那些已显动摇的部落,加大扶持,授以更精良的农耕、冶铁之术,助其壮大,使其成为插在交州肋下的一颗钉子。”

刘备沉吟良久,终是点了点头:“就依孔明之策。人选……你看马谡之兄马良如何?”

“季常雅量聪识,善于抚慰,正合此任。”诸葛亮赞同。

而在零陵郡最北端的洮阳县,年轻的县令邓艾,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县衙之内,邓艾看着手中几份来自边境亭长的报告,眉头紧锁。报告显示,邻近的几个原本与县府关系尚可的蛮族小部落,近期突然态度转冷,不仅拒绝了县府组织的春耕互助,还开始与一些身份不明的行商频繁接触,县府派去的佐吏甚至遭到了驱赶。边境线上,小规模的摩擦和盗窃事件也多了起来。

“益……益州的渗透,加……加强了。”邓艾自语道,他走到县衙院中,望着西边连绵的群山。山雨欲来的压抑感,笼罩在这座边城上空。

他并未慌乱,沉思片刻后,返回书案,提笔写下命令:一,加派精干斥候,化装成山民、猎户,深入边境蛮部,探听益州使者的具体动向与承诺。二,征发民夫,加固洮阳城防,尤其是面向西面的城墙与箭楼。三,从县兵与可靠乡勇中遴选精锐,加强操练,演练守城与山地伏击战术。

做完这些,他再次写信,却不是向州牧府求援,而是以洮阳县令的名义,发出邀请函,请辖区内所有大小部落的头人,于半月后,前来洮阳城参加一年一度的春祭大典与互市。

“与……与其等他们被煽动生乱,不……不如请过来,摸清底细,示之以威,结之以恩。”邓艾的目光坚定。他知道这步棋有风险,可能让矛盾提前爆发,但也可能是化解危机、稳固边疆的最佳时机。他将自己的判断与计划,再次以密报形式,送往了泉陵。

泉陵,州牧府书房。灯烛燃至半夜。

陈暮将三份来自不同方向的文书放在一起:文聘关于调整海防策略及“钓鱼”计划的详陈;庞统关于江东情报反制及伪造布防图的汇报;邓艾关于西线异动及拟召开春祭大典邀蛮族头人议事的密报。

徐元与庞统分坐两侧,静静等待着陈暮的决断。

“北、东、西,三面来风啊。”陈暮轻轻敲着桌面,语气听不出喜怒,“曹操以海为路,不断袭扰,疲我兵力;孙权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欲乱我内政经济;刘备则避实击虚,在西线撬动蛮族,欲断我臂膀。三位‘老朋友’,倒是默契。”

徐元轻咳一声,开口道:“明远,三方压力虽同时显现,但轻重缓急不同。曹操势大,海上威胁直接关系我腹地安危,且其‘狼群战术’若持续得逞,将严重损耗我国力,此为首要之患。孙权新败,锐气已挫,其经济渗透与情报战,虽烦人,却难伤根本,且有士元应对,暂可无忧。刘备……其心虽险,然其力未至,西线目前仍是暗流,沙摩柯态度未明,邓士载亦非庸才,尚有转圜余地。”

庞统阴恻恻地补充:“元直所言不差。北线需强硬反击,打疼曹操,方能迫其收敛。东线可将计就计,诱使孙权判断失误。至于西线……邓艾之策,虽险,却也是眼下最好的应对。与其被动等待矛盾爆发,不如主动掌控局面。春祭大典,既是摸底,亦是立威。”

陈暮闭上眼,脑海中飞速权衡。良久,他睁开眼,眸中一片清明。

“准文仲业所请,‘钓鱼’计划照常进行,但告诫霍峻,谨慎行事,若事不可为,以保全舰队为上,不可贪功冒进。”

“士元对江东之策,甚善。继续引导,务使孙权确信我之‘虚弱’在于内陆水军。”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邓艾的密报上,闪过一丝激赏:“邓士载,身处边陲,能洞察先机,更有主动破局之胆魄。传令,西线诸事,由洮阳县令邓艾全权处置,临机决断,无需事事禀报。另,”他看向徐元,“密令子龙,率本部五千兵马,移驻零陵郡治泉陵以北的营道县,遥为声援,非接我军令或邓艾急报,不得擅入洮阳地界。”

他将信任给予了邓艾,也留下了后手。

命令迅速被传达下去。书房内只剩下陈暮一人。他走到巨大的舆图前,目光缓缓扫过代表三方势力的标记——北方的海浪、东方的商船、西方的群山。无形的压力从四面八方涌来,仿佛要将他和他苦心经营的基业碾碎。

然而,他的背嵴依旧挺直,眼神沉静如古井深潭。

“四方风起,我自岿然。”他低声自语,手指轻轻点在舆图正中,那代表交州与荆南的区域,“唯有将自身锤炼得更加坚固,方能在这乱世洪流中,成为那不可撼动的……砥石。”

春夜的寒意尚未完全褪去,但泉陵城的核心,已在冷静的谋划与坚定的意志中,做好了迎接更大风浪的准备。时代的潮水,汹涌澎湃,冲刷着每一块礁石,检验着其能否真正担当起“中流砥柱”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