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狗心里一惊:“请掌柜的明示。”
张掌柜蘸着茶水在桌上写了个“粮”字:“刘记靠的是什么?是粮食买卖。你现在用山货做点心,省了多少粮食成本?这还不算,后沟村那些山民如今都往你这送山货,刘记的粮食卖给谁去?”
李二狗恍然大悟。原来不只是点心生意,更是动了刘记的根基!
张掌柜继续道:“我教你个法子。第一,每月推个新品,不拘好坏,关键是让街坊觉得你家常新。第二,与山民签个契,把山货来源稳住。第三...”
他声音更低了:“找个靠山。不是郑老爹女婿那样的小吏,要找个真正说得上话的。”
回铺子的路上,李二狗心事重重。张掌柜的话句句在理,可这靠山去哪找?
晚上,他把张掌柜的话跟大家说了。众人都沉默了。
赵四先开口:“俺觉得张掌柜说得在理!咱就该每月出新花样,馋死那帮龟孙!”
周寡妇愁道:“可咱就这点手艺,哪能月月出新?”
孙铁柱慢悠悠道:“山货契可以签。后沟村石老汉靠谱。”
大牛忽然冒出一句:“俺姑父在知府衙门当马夫...”
众人眼睛一亮,又随即黯淡。马夫算什么靠山?
李二狗沉吟良久,最后说:“这么着,明日四哥跟我去后沟村,找石老汉商量签契的事。新品的事,周婶多费心,带着大家琢磨。靠山的事...再从长计议。”
第二天,李二狗和赵四来到后沟村。石老汉听说要签长期契约,喜出望外:“好事啊!俺这就把大伙儿叫来!”
山民们听说小河李记要包收山货,都高兴得很,七嘴八舌地说: “俺家今年的蘑菇管够!” “俺那片山头的野果子都给你留着!” “俺能采到最好的木耳!”
契书是请村里老秀才写的,虽然简陋,但按了手印就算数。李二狗当场预付了定金,山民们更是千恩万谢。
回程路上,赵四高兴地说:“这下可不怕刘记抢咱山货了!”
李二狗却望着远处县城的轮廓,心中暗想:山货来源是稳住了,可张掌柜说的靠山,到底该去哪找呢?
县里的水,果然比想象中还要深。但既然走到了这一步,就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