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县里回来第二天,李二狗就带着大伙儿忙活开了。
“赵四,你去村里找王木匠,问问能不能帮着打几个货架。” “铁柱哥,你和大牛把院里那堆木头搬出来,咱得自己钉几张桌子。” “周婶,您带着桂枝她们把粮食归置归置,挑最好的留着铺子里用。”
院子里叮叮当当,比过年还热闹。小丫举着她的小账本,追在李二狗屁股后头:“哥!买钉子花了十五文,买油漆花了三十文...”
赵四从王木匠家回来,一脸得意:“王木匠说啦,都是乡里乡亲的,工钱好说!就是得管饭!”
周寡妇笑骂:“就你精!俺这就去和面,蒸大馒头管够!”
正忙活着,村口驶来一辆驴车,车上跳下来个精瘦老汉,扬声问:“请问李二狗李东家是住这儿不?”
李二狗抬头一看,哎哟一声迎上去:“郑老爹!您咋来了?”
来的是县里卖油漆的郑老汉。上次李二狗在他那儿买油漆,闲聊时提过一嘴铺面地址。
郑老汉笑呵呵地从车上搬下两桶油漆:“俺正好来这边送漆,顺道给你捎来了。你这地方可真不好找!”
李二狗连忙道谢,又要付钱。郑老汉摆手:“不急不急,等你铺子开张了一块算!”
郑老汉说着四下打量,眼睛一亮:“这院子收拾得利索!哟,这点心闻着就香!”
周寡妇正好端着一盘刚出锅的山药糕出来,闻言笑道:“老哥尝尝?”
郑老汉也不客气,拿起一个咬了一口,眼睛都眯起来了:“好!真好!比县里五味斋的还香!”
李二狗心里一动,忙问:“郑老爹,您在县里熟,知不知道哪家铺子要点心供货?”
郑老汉抹抹嘴:“你还真问对人了!俺闺女在张记茶楼当伙计,他们掌柜的正愁找不着好点心呢!赶明儿俺给你引见引见!”
这真是意外之喜!赵四乐得直搓手:“郑老爹,您可真是俺们的贵人!”
送走郑老爹,大家干劲更足了。第二天一早,一行人浩浩荡荡往县里铺面去。
铺面在南街巷子里,确实偏了点,但收拾收拾还挺像样。王木匠带着徒弟已经来了,正在那比划着打货架。
“这儿打一排柜子,这儿摆桌子...”王木匠拿着炭笔在墙上画记号。
赵四抢着斧头钉桌子,嘴里也不闲着:“等咱铺子开张了,俺就站门口吆喝:来来来,尝一尝看一看,小河李记点心,皇上吃了都说好!”
众人都笑。周寡妇边擦窗户边说:“美得你!还皇上呢!能把这街坊四邻招呼好就不错啦!”
正说笑着,隔壁布庄的老板娘探出头来:“哟,这儿是新开点心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