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院里更是笑成一片。周寡妇笑得揉面的手直抖:“让他偷工减料!枣泥馅儿得用新枣慢慢熬,他准是用便宜陈枣,还不舍得放糖!”
李二狗也忍不住笑,但笑完又说:“咱也别光看笑话。刘记这么一闹,怕是有人要对喜饼有偏见了。咱更得把质量把好,不能出一丁点差错。”
正说着,院门外传来车马声。赵四跑出去一看,乐了:“王老汉!您咋又来了?”
王老汉带着个穿绸缎的胖子进来,笑呵呵地说:“二狗啊,这是俺亲家公,镇上开布庄的钱掌柜。他尝了咱家的喜饼,喜欢得不得了,非要来亲眼看看咋做的!”
钱掌柜拱拱手:“李东家,久仰久仰!您这喜饼确实一绝!俺想跟您长期订,俺铺子里那些老主顾,有办喜事的俺都推荐您家!”
李二狗连忙还礼:“钱掌柜太客气了!咱这小本生意,承蒙您看得起!”
钱掌柜在院里转了一圈,看着周寡妇她们麻利地包饼,小丫和桂枝认真地剪喜字,连连点头:“好!干净利索!比刘记强多了!他那后厨俺见过,脏得下不去脚!”
最后钱掌柜一口气订了二百个喜饼,说要送给老主顾当礼品。
送走钱掌柜,赵四得意地哼了一声:“刘记再压价有啥用?好东西自然有人识货!”
周寡妇却说:“咱也不能掉以轻心。俺听说刘老五正在打听咱的馅料配方呢,可得把方子捂严实了。”
李二狗点头:“周婶说得对。从今儿个起,调馅儿的活您亲自来,不让旁人插手。”
这时小丫举着个小木牌跑过来:“哥!俺做了个新牌子!咱挂院门口吧!”
木牌上歪歪扭扭写着:“小河李记喜饼,三文一个,货真价实!”
李二狗笑了:“挂!明天就挂出去!”
果然,这牌子一挂,来订喜饼的人更多了。大家都说:“贵是贵点,可吃着放心!总比买刘记的铁饼强!”
刘老五听说后,气得在铺子里跳脚,却又无可奈何。他试了几次,怎么也做不出小河李记那个味儿来。
最后只好又把喜饼价钱改回三文,可还是没人买账。那些喜饼堆在柜台角落里,越来越硬,真成了“铁饼”。
赵四每次去镇上送货,都要特意从刘记门口过,瞅着那堆卖不出去的喜饼,故意大声说:“哎哟!这饼能当砖头使了吧?”
气得刘老五直摔算盘。
小河院里,众人忙活着做喜饼,有说有笑。大家都知道,只要把东西做好,就不怕别人学样。
这正应了那句老话:真金不怕火炼,好货不怕比试。刘记这一通瞎折腾,反倒让小河李记的名声更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