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宁宫内的暗流,因林小满精准的诊断与太后日益增长的信任,被逼至了爆发的边缘。高党通过高贵妃施于太后的慢性香毒,虽阴险隐秘,却终究在“食圣”的慧眼与阿卯预先的警示下无所遁形。太后的病情反复,根源已明,下一步,便是雷霆手段,根除毒患,并揪出潜藏的鬼蜮之徒。林小满提出的“引毒散”之策,虽险,却是破局的关键。
赵琰通过绝密渠道,将太后真实病由及林小满的方案密奏于皇帝。年轻帝王闻奏震怒,但碍于后宫牵涉及缺乏铁证,授意赵琰与林小满“依计而行,朕与母后自会应对,务求人赃并获”。有了帝王的默许,一张无形的大网悄然撒下。石坚调遣的绝对心腹,化装成太监、宫女,严密监控慈宁宫所有人员,尤其是接触香料、饮食的环节;皇帝亦加派了直属的暗卫,控制宫禁出入。
三日准备期,林小满以“固本培元,为后续猛药攻坚打下基础”为由,为太后精心调配了最后几剂温补药膳。太后依言服用,气色日渐好转,对林小满的信赖已达顶点。期间,林小满与赵琰仔细推演了“引毒”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所有状况及应对之策,包括高党可能狗急跳墙的种种手段,并准备了数种解毒、急救的方案,由赵琰亲自掌握。
时机成熟。这日清晨,林小满携亲自煎好的“引毒散”汤药,至太后榻前。她屏退左右,只留皇帝心腹老太监在旁,而后跪奏,将太后中毒之前因后果、以及“引毒”之必要与风险,坦然相告。
太后初闻真相,凤眸圆睁,惊怒交加,手中茶盏跌落在地,粉碎无声。她久居深宫,岂能不知其中厉害?这已非简单争宠,而是弑君谋逆的大罪!
“好!好个高家!好个毒妇!”太后胸口剧烈起伏,眼中闪过厉色,“小满,你放手施为!哀家倒要看看,是谁如此胆大包天!一切后果,哀家与皇帝为你担着!”
有了太后这句承诺,林小满心中大定。她服侍太后饮下那碗气味辛窜的“引毒散”。药方入腹,不过一刻,太后便觉体内如焚,气血翻涌,先前所有不适症状加倍袭来,头痛欲裂,心烦呕恶,甚至一度出现短暂的眩晕。林小满早有准备,以金针渡穴,疏导药力,护住心脉,又以特制药油按摩太阳穴,缓解痛苦。赵琰则在室外守候,神色凝重,耳听八方。
果然,不到半个时辰,殿外便传来急促脚步声与高贵妃娇滴滴却难掩急切的声音:“臣妾听闻娘娘凤体又感不适,特来侍疾!尔等为何阻拦?”
把守殿门的石坚依计行事,态度恭敬却坚决:“贵妃娘娘恕罪,林夫人正在为太后施行秘法针灸,吩咐任何人不得打扰。”
高贵妃岂肯干休,声音拔高:“什么秘法?莫非有何不可告人之处?若是太后有何闪失,尔等担待得起吗?” 她试图硬闯,却被暗卫拦住,场面一时僵持。这正是赵琰与林小满预期的——下毒者必然密切关注太后状况,一旦“毒发”,必会前来探查,甚至借机发难,嫁祸林小满。
殿内,太后虽痛苦,神智却清明,听得外面动静,冷笑一声,对老太监使了个眼色。老太监会意,悄然从侧门而出,直奔御书房禀报皇帝。
约莫又过了一炷香时间,太后症状达到顶峰,忽地喷出一小口暗紫色的淤血!林小满立刻以银针探之,针尖乌黑!毒被引出来了!
“娘娘,毒已引出,最危险的时刻已过。”林小满迅速喂太后服下早已备好的解毒清心丸。太后长舒一口气,顿感胸中块垒尽去,虽虚弱,却有种前所未有的轻松。
恰在此时,殿门被猛地推开!并非高贵妃,而是皇帝亲自驾临,面色铁青,身后跟着一脸惶恐的高贵妃以及几名宗室亲王、内阁重臣!显然是高贵妃见硬闯不成,反将事情闹大,意图借众人之势施压。
“母后!您怎么样了?”皇帝急步上前,见到榻上污血与太后苍白却渐缓的脸色,目光锐利地扫向林小满。
高贵妃立刻哭诉:“陛下!臣妾听闻林夫人用了虎狼之药,致使娘娘吐血,心中惶恐,特请陛下与诸位宗亲前来主持公道!林夫人,你究竟对太后做了什么?”
林小满不慌不忙,跪地呈上那枚带着毒血的银针,并将太后中毒及自己“引毒”治疗的缘由、过程清晰奏明,言辞恳切,证据确凿。
太后适时虚弱开口:“皇帝……不关小满的事……是她救了哀家……是有人……用那西域奇香,欲置哀家于死地!” 她目光如刀,直刺高贵妃!
高贵妃脸色瞬间惨白,强自镇定:“娘娘明鉴!臣妾一片孝心,那香也是番邦贡品,怎会有毒?定是林小满医术不精,栽赃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