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如晦传 > 第138章 新帝登基的摄政皇后

第138章 新帝登基的摄政皇后(1 / 2)

国丧的钟声余韵未绝,皇城内外尚沉浸在一片素缟之中,然而,帝国的巨轮却不会因一位帝王的陨落而停滞。先帝遗诏既下,新君的登基大典便在礼部的紧锣密鼓筹备中,于钦天监择定的吉日举行。深秋的天空高远而肃穆,阳光透过薄云,为庄严肃穆的紫禁城镀上一层淡金,却驱不散那弥漫在空气中的、混合着悲伤与权力更迭紧张感的复杂气息。

太极殿前,汉白玉广场被清扫得一尘不染,仪仗森严,旌旗猎猎。文武百官身着朝服,按品级序列,垂首肃立,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隐含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慎与探究,聚焦在那巍峨的殿门。

吉时已到,礼乐庄严奏响。首先出现在众人视线中的,是身着亲王蟒袍、神色冷峻的辅政王萧珣。他步履沉稳,目光如炬,周身散发着久居上位的威仪与掌控一切的自信。他立于丹陛之下,百官之前,代表着帝国武力与朝政的实际掌控者。

紧接着,内侍监高亢的唱喏声响起:“新帝登基——!”

殿门缓缓洞开,年仅六岁的三皇子萧景,身着略显宽大的明黄色龙袍,头戴小小的十二旒冕冠,在一众嬷嬷和内侍的小心搀扶与引导下,怯生生地走了出来。他稚嫩的脸上带着茫然与惶恐,那双清澈的眼眸望着下方黑压压的人群,下意识地想要后退,却被身旁的人轻轻稳住。

孩童稚嫩的身影与那身象征无上权力的龙袍形成了鲜明对比,无声地诉说着这“新君”背后的真实格局。

就在新帝于龙椅上坐定,百官准备依制朝拜之时,司礼官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郑重:

“奉先帝遗诏,尊皇贵妃沈氏为摄政皇后,统摄六宫,协理天下政事,垂帘听政——!”

“摄政皇后”四字,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在百官心中激起千层浪!虽早有预料,但当这前所未有的尊号与权柄被正式宣告时,所带来的冲击依旧无比强烈。

只见太极殿内,御座之侧,一道精心打造的、珠帘垂落的凤座已被安置妥当。珠帘之后,一道身着正红色蹙金绣凤纹皇后朝服、头戴九龙四凤冠的窈窕身影,在内侍的引领下,缓缓落座。那凤冠之上珠翠环绕,辉煌夺目,垂下的珍珠旒帘微微晃动,隐约可见其后沈如晦那张沉静如玉、却威仪天成的面容。

她终于,穿上了这身凤袍。

从冷宫弃妃之女,到靖王府王妃,再到深宫淑妃、皇贵妃,直至今日,这统摄六宫、位极人臣的摄政皇后!一路走来,步步惊心,如履薄冰,终是凭借着她的智慧、隐忍与决断,踏足了这后宫与朝堂权力的双重巅峰!

珠帘之后,沈如晦的目光平静地扫过下方垂首的百官,最终与丹陛下萧珣投来的视线隔空相遇。那目光,深邃,锐利,带着审视,也带着一丝只有他们彼此才能懂的、复杂难言的意味。

“臣等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参见摄政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参见辅政王!王爷千岁千岁千千岁!”

山呼海啸般的朝拜声在太极殿内外回荡,标志着新帝时代的正式开启,也宣告了沈如晦与萧珣这“双王共治”格局的奠定。

礼成之后,便是垂帘听政的第一次朝会。

新帝萧景显然无法理解这复杂的朝政,坐在宽大的龙椅上显得有些无措,目光不时瞟向珠帘之后。而真正的决策,则在珠帘内外进行。

一位官员出列,禀报北方边境换防事宜。

萧珣立于御阶之下,沉声做出部署,调兵遣将,条理清晰,展现出对军务的绝对掌控。

又一位官员出列,奏请关于江南漕运税收调整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