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大秦帝国之枪客无痕 > 『平衡之道』621章 共生树茂,星枢新岁启华章

『平衡之道』621章 共生树茂,星枢新岁启华章(1 / 2)

星枢基地的晨光漫过广场中央的“跨域共生树”,树干上的星核枝泛着鎏金光泽,云木干缠绕着淡绿云能,海洋根深入地底与承钧龙脉相连,沙漠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这棵由58个文明共同培育的共生树,经过三个月生长,已亭亭如盖,枝头还结出了象征“文明硕果”的彩色果实,每颗果实都对应一个文明的核心印记。嬴云澈站在树下,手中的《宇宙共生宪章》自动翻到“年度总结”篇章,屏幕上跳动的数据记录着过去一年的共生成果:生态修复星球32颗,技术共享突破1000项,跨域救援成功率100%,新加入文明12个,其中“桃源文明”的云境共生技术已在28个星球落地。

“嬴队长,宇宙共生网的‘年度共生大会’准备就绪,各文明代表已通过时空通道抵达,正在‘星枢主会场’等候。”苏璃的声音从通讯器传来,她身后的全息投影显示,主会场内座无虚席,桃源文明的云禾、碎星垣的卡伦、蓝星族的蓝汐等首领坐在前排,脸上满是期待,“还有个惊喜——地球珠江帝景的陈老,带着承钧龙脉培育的‘龙穗稻种’赶来,想在大会上分享地球生态修复的新成果。”

艾泽尔展开新修订的《宇宙共生宪章》增补版,书页上用各文明文字标注着“共生树培育计划”:“今年的大会核心议题是‘共生传承’,除了总结成果,还要启动‘文明种子库’项目——收集各文明的核心物种、技术图谱、文化典籍,存入星枢基地的‘宇宙方舟’,确保文明火种在任何危机下都能延续。”

李娇炎调试着共生树的能量监测仪,屏幕上显示:“共生树的能量已与宇宙共生网同步,大会启动时,我们可以通过树干释放‘共生能量波’,将各文明的年度成果以影像形式投射到星空中,让全宇宙见证共生的力量。”

“伊恩,你负责大会的后勤保障,确保各文明代表的饮食、住宿符合其习俗;张鹏,加强星枢基地的安保巡逻,尤其要守护好‘宇宙方舟’的入口;老周,协调物资仓库,将各文明带来的‘共生礼物’分类陈列,供代表们参观交流。”嬴云澈的指令清晰落地,“我和苏璃、艾泽尔先去主会场,迎接陈老和各文明代表。”

第一幕:年度共生大会——成果共享话传承

当嬴云澈一行人走进星枢主会场,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各文明代表纷纷起身致意。陈老捧着装有龙穗稻种的琉璃盒,快步走上前:“这是承钧龙脉与星穗稻种杂交培育的新品种,能在盐碱地生长,亩产比普通稻种高30%,已经在地球的三个生态修复区试种成功。今天带来,既是分享成果,也是想让龙穗稻种加入‘文明种子库’,为更多星球解决粮食问题。”

嬴云澈接过琉璃盒,将其交给艾泽尔存入种子库样本架:“陈老的龙穗稻种,完美诠释了‘跨文明技术融合’的共生理念,值得所有文明学习。现在,我宣布宇宙共生网年度共生大会正式开始!”

大会的第一个环节是“成果展示”,苏璃通过全息投影,将过去一年的共生成果逐一呈现:岩漠族母星的植被覆盖率从15%提升至35%,沙漠中长出成片的云沙草;蓝星族浅海的珊瑚礁修复面积突破500平方公里,鱼群数量恢复到暗物质污染前的80%;桃源文明的云能技术帮助冰族母星减缓冰川融化,冰层厚度增加10米;宇宙共生学院培养的首批学员,已在20个文明担任生态修复工程师……

每个成果画面播放时,对应的文明代表都会起身分享经验。卡伦拿着碎星垣的星核修复报告:“我们的星核技术与广寒月能结合后,修复效率提升40%,现在已能为其他星核文明提供上门服务。未来,我们计划在星核星系建立‘星核技术培训中心’,让更多文明掌握自主修复能力。”

云禾则展示着共生树在云岛的培育情况:“桃源文明已在云岛种下100棵共生树苗,每棵树苗都由不同文明的学员与桃源族人共同培育。我们发现,共生树的根系能净化土壤、调节气候,未来或许能成为‘宇宙生态调节器’,帮助更多受损星球恢复生机。”

大会的第二个环节是“文明种子库”启动仪式。嬴云澈与陈老、云禾、卡伦等10位文明代表,共同按下“宇宙方舟”的启动按钮——这座形似巨型种子的建筑缓缓打开,内部的恒温舱中,整齐排列着各文明的核心物种样本:地球的龙穗稻种、琼华的星穗种子、桃源的云稻种、蓝星的珊瑚幼虫、岩漠的云沙草籽……旁边的数字库中,存储着120个文明的技术图谱、文化典籍、历史影像。

“文明种子库不仅是‘备份’,更是‘传承’。”艾泽尔解释道,“我们为每个文明设置了专属权限,只有该文明的首领或授权代表,才能提取本文明的种子与数据。同时,种子库还会定期更新各文明的新成果,确保传承的内容始终鲜活。”

第二幕:共生论坛——共商未来谋发展

年度共生大会的核心环节“共生论坛”,在星枢基地的“宇宙全息厅”举行。各文明代表围绕“生态可持续”“技术共享边界”“年轻一代培养”三个议题,展开热烈讨论。

在“生态可持续”议题中,蓝汐提出“跨域生态联盟”倡议:“目前各文明的生态修复多是独立进行,缺乏统一规划,导致部分星球出现‘过度修复’或‘修复不均’的问题。建议成立跨域生态联盟,由各文明的生态专家组成委员会,制定统一的修复标准,统筹分配修复资源,避免浪费。”

岩漠立刻表示支持:“岩漠族的沙漠生态修复,曾因缺乏规划,导致云沙草过度生长,挤占了本土物种的生存空间。有了联盟的指导,就能平衡‘外来物种’与‘本土生态’的关系,让修复更科学、更可持续。”

在“技术共享边界”议题中,空玄提出“技术伦理审查机制”:“随着技术共享的深入,部分文明开始尝试将星核能量、云能用于武器研发,虽然目前未造成危害,但必须提前防范。建议成立技术伦理审查委员会,所有共享的技术都需通过审查,确保其应用范围不超出‘和平、民生、生态’三大领域。”

李娇炎补充道:“我们可以在技术图谱中加入‘伦理锁’,若技术被用于非授权领域,‘伦理锁’会自动触发,让技术失效。同时,宇宙共生学院可开设‘技术伦理课’,培养学员的责任意识,从源头杜绝技术滥用。”

在“年轻一代培养”议题中,宇宙共生学院的学员代表寒霜提议:“希望能启动‘跨文明研学计划’,让各文明的年轻学员在不同星球间轮换学习——冰族的学员去蓝星学习海洋生态,火族的学员去桃源学习自然共生,地球的学员去碎星垣学习星核技术。这样既能拓宽视野,又能增进文明间的友谊。”

嬴云澈对提议表示赞同:“跨文明研学计划将纳入宇宙共生学院的年度规划,我们会为学员提供时空穿梭支持和生活保障。同时,学院还会设立‘共生奖学金’,奖励在生态修复、技术创新、文明交流中表现突出的学员,鼓励更多年轻人投身共生事业。”

第三幕:共生礼物展——文明交融暖人心

共生论坛结束后,各文明代表来到星枢基地的“共生礼物馆”,参观彼此带来的年度礼物。礼物馆内,120件来自不同文明的礼物,按“生态”“技术”“文化”三大类别陈列,每件礼物都附有详细的介绍,讲述其背后的共生故事。

在“生态类”展区,陈老的龙穗稻种旁,摆放着琼华族的“星穗营养剂”——这种营养剂能加速稻种生长,与龙穗稻种搭配使用,能进一步提高产量;蓝星族的“珊瑚修复凝胶”旁,是桃源文明的“云能滋养液”,两者混合后,能让珊瑚礁的修复速度提升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