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的柳林镇,秋意已深。
连绵的秋雨终于停歇,天空洗过一般湛蓝。镇外的田地里,晚稻收割已近尾声,留下齐整的稻茬,在微凉的空气中散发着干燥的谷物香气。山南村的大棚里,反季的黄瓜、西红柿挂满枝头,翠绿嫣红,与棚外开始凋零的草木形成鲜明对比。
这是个收获的季节,也是个需要盘点和展望的时节。
县委办的通知在一场淅淅沥沥的秋雨过后,送到了柳林镇党政办。要求各乡镇在十一月中旬前,报送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预测数据,为全县年终经济工作会议做准备。
通知传到李腾桌上时,他刚从前窑村回来。那里的村民在合作社带动下,试种了几亩地的草莓,长势不错,预计春节前能上市,是个不错的增收门路。他搓了搓被田埂冷风吹得有些发僵的手,拿起那份盖着红色印章的通知,仔细看了两遍。
“半年度预测数据……”李腾轻声自语,眉头微微蹙起。这数据看似只是预测,但谁都明白,它关系到县里对各个乡镇年度工作成效的初步评价,甚至影响到年终考核的排位和来年一些政策、资金的倾斜。水分,往往就是在这种时候,被不知不觉地掺进去的。
他拿起内线电话,打给党政办主任钱有福:“有福主任,县里要半年度经济预测数据,通知你看到了吧?按流程,农业这块的数据,先由农技站和统计站初核,报给刘镇长审核,再报到我这里汇总。你跟进一下,让他们务必实事求是,扎实摸底,周五之前报到我这儿。”
电话那头,钱有福连声答应:“好的,镇长,我马上跟刘镇长和两个站所对接。”
放下电话,李腾走到窗前。镇政府院子里,那几棵老梧桐树的叶子已变得金黄,风一过,便簌簌地落下一片。他看到新来的大学生张华和王宇,正跟着农技站的老站长往办公楼外走,大概是下村去核查什么数据。苏晓蔓则抱着一叠材料,脚步轻快地走向宣传办公室的方向。这三个年轻人,就像几尾活鱼,投入柳林镇这潭水中,虽然初期有些许不适和摩擦,但终究是带来了生气。
镇政府二楼,东头那间挂着“常务副镇长”牌子的办公室内,刘长根也刚刚看完那份通知。他端起已经有些凉了的浓茶,呷了一大口,苦涩的茶味在口腔里弥漫开。
作为常务副镇长,分管农林水等工作,这份关于农业经济增长的预测数据,主要由他这边负责初核上报。他盯着通知上“预测数据将作为年终考评重要参考”那一行字,眼神闪烁。
柳林镇这半年,实话实说,李腾搞的那一套,大棚蔬菜、合作社、还有不伦不类的农家乐试点,确实让农业方面有了一些起色,但基础弱,底子薄,增长幅度在他看来,绝对算不上亮眼。尤其是那个吴建军搞的合作社,规模还不成气候,带来的增量有限。如果完全按照实际摸底的情况报上去,柳林镇在全县的排名,恐怕还是在中下游打转。
他刘长根在柳林镇经营多年,如今虽仍是常务副镇长,但在赵东升和李腾的“新政”下,话语权实则大不如前。这次的数据,如果报得漂亮,柳林镇脸上有光,他刘长根作为分管领导,在县领导那里也能彰显自己的分量和价值,证明即便在李腾主导的新格局下,他掌舵的传统基本盘依然稳固且有力。若是数据平平,甚至落后,那不仅柳林镇难看,他刘长根更会被人觉得是能力不足,跟不上趟。
“数据要客观,但也要体现我们柳林镇干部群众这半年的努力和奋斗精神嘛。”他沉吟着,心里已然有了盘算。他拿起电话,先打给了农技站站长:“老马,县里要半年度农业经济预测数据,你们站先拿个初步意见。要注意,既要反映实际情况,也要考虑到我们新推广项目(比如山南村大棚、合作社)的潜在增长性,预测可以稍微乐观一点,鼓舞士气……”
接着,他又拨通了统计站负责人的电话,语气更加语重心长:“……老弟啊,数据是门学问。同样的基础,不同的统计口径和预测方法,结果可能就不一样。我们要善于发现亮点,比如农户散养禽畜的实际出栏量,往往有低估;经济作物的产值,也要把市场价格波动因素充分考虑进去,往高了算,那是对农民兄弟辛勤劳动的肯定……”
一番运作,刘长根自觉把握住了分寸。既不是凭空捏造,又是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优化”了数据。
周五上午,各部门的数据陆续汇总到李腾这里。他首先翻看了刘长根审核报送的农业部分数据报告。只看了一眼增长率预测和产值估算,他的眉头就紧紧锁了起来。
这数据,比他平时下村实地了解到的情况,高出了一大截!
他立刻让钱有福把张华和王宇叫了过来。张华心思缜密,王宇对数字敏感,这段时间他们没少跟着下村跑。
“张华,王宇,你们看看这份农业数据预测报告。”李腾将报告递过去,“结合你们这段时间跑村的见闻,感觉怎么样?尤其是山南村大棚、合作社这块,这个产出预测,符合实际情况吗?”
张华接过报告,仔细看了一遍,又与王宇对视一眼,两人都显得有些迟疑。
“镇长,”张华斟酌着开口,“单看山南村的大棚和合作社初步成效,这个预测……似乎有些过于乐观了。我们上周才跟林雪站长去核过一遍苗情和挂果率,虽然长势不错,但受前期雨水和部分虫害影响,实际产量可能达不到这个预估。而且,市场价格也存在波动。”
王宇补充道:“是的,李镇长。我简单用他们报上来的基础数据重新核算了一下,发现他们在计算合作社带动的农户散养禽畜增量时,采用的户均出栏数和价格,都明显高于我们日常抽样调查的平均值。还有经济作物的产值,几乎是按市场最高价顶格计算的,没有考虑损耗和等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