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汛期(2 / 2)

“李镇长,这样硬堵不行!水太急了!”浑身湿透、满脸泥水的吴建军喊道。

李腾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观察着水势和地形。他想起在青林镇时老水利员教过的办法,当机立断:“改变策略!别直接堵口子!在决口上游打木桩,抛投石笼、树枝,先减缓水流速度,再抛沙袋!”

就在这时,刘长根乘坐的车子也到了。他下车看到这混乱危险的场面,脸色发白,站在岸边干燥的地方,拿着对讲机,声音远远传来:“李镇长!情况怎么样?要不要向县防指请求支援?要不要调动大型机械?这……这太危险了!你们要注意安全啊!”

他的话语看似关心,却带着一种置身事外的慌乱,对于具体的抢险指挥,没有任何建设性意见。

李腾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和汗水,回头吼道:“刘镇长!别光站着!立刻协调附近村子,把所有能用的编织袋、木桩、铁丝都送过来!联系供电所,确保抢险照明!组织岸上人员,加快沙袋填充速度!”

刘长根被吼得一怔,似乎才反应过来,连忙拿起手机开始打电话,但动作依旧显得迟缓。

抢险在冰冷的河水中持续了整整三个小时。李腾始终站在最危险的水中指挥,和队员们一起扛沙袋、固定木桩。他的嘴唇冻得发紫,体力严重透支,但眼神依旧坚定。吴建军和山南村的民兵们表现出了极强的战斗力和组织性,成了抢险的中坚力量。

凌晨时分,在所有人的拼死努力下,决口终于被成功封堵,险情得到控制。河水顺着河道奔涌而下,倒灌入村的洪水开始缓慢退去。

精疲力尽的李腾被吴建军等人从水里拉上岸,几乎站立不稳。他看着渐渐平稳的河堤,看着被安全转移、惊魂未定的村民,长长地松了一口气,随即感到一阵天旋地转的虚脱。

赵东升和县防指的领导在天亮后赶到了现场。看着被成功控制的险情和疲惫不堪的抢险人员,赵东升紧紧握住了李腾冰冷的手:“李腾同志,辛苦了!你们处置得很及时,很果断,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然而,在随后召开的现场总结会上,赵东升的语气变得异常严肃:“这次险情,也暴露出我们工作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小河村这段河堤,是众所周知的老大难,为什么没能彻底根治?平时的巡查监管是否真的到位?险情发生前后的信息报送、指挥协调,是否存在脱节和迟缓?”

他的目光锐利地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尤其在刘长根身上停留了片刻。刘长根低着头,不敢与他对视。

李腾强撑着疲惫的身体,汇报了抢险经过,也坦诚地承认了在水利基础设施投入和日常监管上存在的不足,没有推诿责任。

消息很快传到了县里。宋知远亲自打来电话,先是慰问了抢险人员,肯定了柳林镇在关键时刻的担当和努力,随后话锋一转,语气沉重:“李腾啊,这次事件,教训深刻啊!‘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这次你们是守住了,但下次呢?水利欠账,必须尽快补上!相关责任,也必须厘清!”

回到镇政府,李腾换下湿透冰冷的衣服,感到浑身骨头像散了架一样。他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张薇的电话就打了过来,声音带着哭腔和后怕:“我在新闻上看到柳林镇发洪水的消息了!你怎么样?你没出事吧?打你电话一直打不通……”

“我没事,薇薇,别担心。”李腾的声音沙哑不堪,“险情已经控制了。”

“你总是这样说!”张薇难得地提高了声音,带着哽咽,“你能不能想想我,想想孩子!你要是出了事,我们怎么办?”

李腾握着电话,无言以对。家庭的牵挂,在这一刻显得如此具体而沉重。

窗外,暴雨初歇,天空露出一丝惨白的亮光。柳林镇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考验,虽然最终有惊无险,但暴露出的问题触目惊心。李腾知道,汛期还未过去,更大的挑战或许还在后面。而这次事件,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班子内部的责任担当,也照出了柳林镇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巨大短板。他坐在椅子上,疲惫地闭上双眼,脑海中已经开始思考,如何向县里争取资金,如何彻底治理这些隐患,以及,如何在接下来的党委会上,面对必然要进行的反思与问责。风雨过后,并非总是彩虹,更多的是泥泞和需要清理的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