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忧患(2 / 2)

得到这些信息后,李腾的心情异常沉重。他亲自去了一趟废弃砖瓦厂实地查看。那里荒草丛生,厂房破败,但面积确实不小。他站在厂区边缘,看着不远处绿油油的麦田和更远处依稀可见的村庄,仿佛已经看到了污浊的废水渗入土地,黑黄的废气笼罩天空的场景。

晚上,李腾在宿舍里辗转反侧。他知道,自己必须站出来明确反对这个项目。但这意味着,他将与态度积极的赵东升发生直接冲突,这无疑是他极不愿意看到的。刘长根等人肯定会借此大做文章,攻击他“阻碍经济发展”、“不顾群众就业”。

果然,在第二天召开的书记办公会上,当李腾将自己的调查和担忧和盘托出时,会场的气氛瞬间变得凝重。

“李腾同志,你的担心我可以理解。”赵东升听完他的陈述,沉吟片刻后开口,语气依旧平稳,但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但是,我们看问题要全面,也要有发展的眼光。不能因为可能存在风险,就因噎废食。孙老板承诺环保达标,我们也要求他必须通过正规环评。在符合国家环保政策的前提下,为什么不能尝试呢?”

他看向李腾,目光深邃:“柳林镇的情况你也清楚,财政困难,就业压力大。我们需要产业,需要税收,需要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这个项目如果能成功落地,其带动效应是显而易见的。我认为,只要加强监管,风险是可控的。我们不能一提到工业,就谈虎色变嘛。”

刘长根立刻附和:“赵书记说得太对了!李镇长,你就是太书生气了!干什么没风险?种地还有天灾人祸呢!人家真金白银投进来,还能不把环保当回事?我看啊,有些人就是见不得柳林镇好,巴不得我们永远穷下去!”

这话已经带着明显的攻击性了。李腾强压着心头的火气,据理力争:“赵书记,刘镇长,这不是书生气,这是对柳林镇长远发展和群众健康负责!我咨询过专家,这类项目的污染隐患是实实在在的,一旦出事,后果不堪设想!我们不能为了眼前的短期利益,牺牲掉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发展,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他拿出陈默和林雪搜集的资料:“这是从县环保局和省农科院了解到的相关情况,这类项目对技术和监管要求极高,以我们镇目前的能力,很难进行有效监督。我们不能把希望完全寄托在投资商的‘承诺’上!”

会议不欢而散。赵东升最后决定,让孙老板先准备更详细的环评资料,同时安排企管办牵头,组织一次初步的“可行性研究”。

李腾知道,这实际上是赵东升没有放弃这个项目的信号。他心情沉重地回到办公室,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这不仅是一个项目的争议,更是发展理念的正面碰撞。

这时,宋知远的电话打了过来,显然也听说了此事。

“李腾,塑料厂的事情我听说了。”宋知远的声音很严肃,“你的坚持是对的!环保是底线,绝对不能突破!尤其是这种疑似污染转移的项目,更要慎之又慎。我会关注这件事,必要的时候,我会向县里主要领导表明态度。你现在关键是要把情况摸得更透,把证据做得更扎实!”

得到宋知远的支持,李腾心中稍安。但家庭的烦恼也随之而来。张薇打电话告诉他,儿子李山岳在幼儿园跟同学打架了,老师请家长去学校。李腾分身乏术,内心充满愧疚,只能拜托张薇多辛苦。

站在办公室窗前,李腾望着镇政府大院。孙老板正和刘长根有说有笑地走向食堂,显然关系热络。而赵东升办公室的灯还亮着,不知在思考什么。

李腾知道,这场围绕“塑料厂”的博弈,才刚刚开始。他面对的,不仅是外来逐利的资本,还有内部追求政绩的冲动,以及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他深吸一口气,拿起电话,他决定主动联系县环保局的一位老同学,请他帮忙找更权威的专家,对柳林镇的环境承载力和该项目潜在风险做一次更专业的评估。

他必须守住这道环保的防线,这不仅是为了柳林镇的绿水青山,也是为了他作为镇长的良知和职责。这场隐忧,必须消除在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