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反对(1 / 2)

柳林镇镇政府小会议室内,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椭圆形的会议桌旁,九名党委委员悉数在座,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摆在面前那份《关于引进塑料再生颗粒加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上。今天党委会的唯一议题,就是决定这个充满争议的项目的命运。这不仅关乎一个投资项目的取舍,更是一场发展理念的正面碰撞,是柳林镇未来走向何方的一次关键抉择。

赵东升坐在主位,面色平静,但指尖无意识敲击桌面的细微动作,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他清了清嗓子,打破沉默:“同志们,今天会议的议题大家都清楚了。孙德财老板提出的塑料再生颗粒加工项目,前期已经做了一些调研和论证。事关重大,请各位同志本着对柳林镇发展负责的态度,畅所欲言,充分发表意见。”

他的话音刚落,常务副镇长刘长根便迫不及待地第一个发言,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肯定:“赵书记,各位同志,我认为这个项目是我们柳林镇难得的发展机遇!三百万的真金白银投资,八十个稳定的就业岗位,每年几十万的税收,还能盘活闲置多年的砖瓦厂,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他环视一圈,重点看向赵东升,“现在各地都在招商引资,竞争多激烈?人家孙老板愿意来我们这穷乡镇投资,那是看得起我们!我们不能瞻前顾后,错失良机啊!”

他话锋一转,隐隐指向李腾:“至于环保问题,我觉得有些人过于夸大其词了。现在技术这么发达,只要按规矩来,能有多大问题?不能因为怕噎着就不吃饭嘛!我们要考虑的,是柳林镇老百姓的饭碗问题,是镇财政的空虚问题!发展,总是要付出一点代价的。”

李腾静静地听着,等刘长根说完,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坚定:“赵书记,各位同志,我反对引进这个项目。”

一句话,让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他身上。这是他与赵东升搭班子以来,首次在重大问题上如此公开、如此明确地表达反对意见。

“我反对,不是不想要投资,不想要就业和税收。”李腾的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个人,“恰恰相反,正是因为我太希望柳林镇发展,太珍惜我们这片土地和在这里生活的百姓,我才坚决反对引入这个可能带来长期、不可逆损害的项目。”

他拿起面前厚厚的一沓材料:“这是我委托县环保局、省农科院的专业人士,针对该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所做的评估报告,以及国内同类小规模塑料再生企业污染事件的案例汇编。”

他首先看向刘长根:“刘镇长说付出一点代价,我想请问,这个‘一点代价’是什么?是含有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废水渗入地下,污染我们的水源?是焚烧不充分产生的二恶英弥漫在空气中,影响群众健康?还是微塑料进入土壤,最终富集到我们种植的粮食、蔬菜里?这样的代价,我们付得起吗?柳林镇的子孙后代付得起吗?”

刘长根脸色涨红,想要反驳,却被李腾接下来的数据堵了回去。

“根据专家评估,以我们柳林镇目前的环境监管能力和技术支撑,根本无法对这类项目的污染排放进行有效监控。一旦发生污染事件,治理成本将是天文数字,远远超过它可能带来的那点税收和就业收益!”李腾将评估报告的重点结论一一指出,语气沉痛而恳切,“我们不能被短期的利益蒙蔽双眼,而忽视了长远的发展根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不是口号,应该是我们决策的底线!”

赵东升默默听着,手指依旧在轻轻敲击桌面,看不出喜怒。

李腾转而看向赵东升,语气更加诚恳:“赵书记,我理解您希望快速打开局面,为柳林镇引入活力和税收的迫切心情。但这个项目,真的是一剂猛药,甚至可能是毒药。它或许能解一时之渴,但却可能毁掉柳林镇可持续发展的根基。我们引进产业,应该选择那些与我们的资源禀赋相符合,环境友好,能够长期培育的绿色产业,比如深化我们的特色农业,发展乡村旅游,而不是这种被沿海地区淘汰转移的高污染项目。”

会场陷入了短暂的寂静。李腾的发言,有理有据,既有情感上的呼吁,更有专业数据的支撑,分量很重。

这时,纪委书记张明开口了,他语气沉稳:“我赞同李腾同志的意见。招商引资不能饥不择食。这个项目环保风险确实很大,而且,”他顿了顿,意味深长地看了刘长根一眼,“投资商的背景和信誉,我们也需要更审慎地评估。不能因为追求政绩,给将来埋下隐患。”

组织委员陈志刚也表态:“从长远来看,李镇长的顾虑是有道理的。人才的引进、产业的培育,都需要一个健康的环境。如果环境被破坏了,我们吸引不来真正的人才,也留不住想干事的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