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亲自监督,财政所和水利站联动,在镇大院门口设立了临时发放点,按照之前登记的工日,现场为参与水利维修的民工发放工资。看着村民们排队领到厚厚一沓钞票时那洋溢在脸上的、质朴而灿烂的笑容,听着他们“感谢政府”、“李镇长是实干家”的由衷话语,李腾觉得,之前所有的奔波、委屈和压力,都值了。
“老哥,拿好钱,置办点年货,高高兴兴过年!”李腾甚至亲自将工资交到几位年纪较大的民工手中,和他们用力地握了握手。
“谢谢李镇长!谢谢政府!明年有啥活,您还招呼我们!”老农紧紧攥着钱,眼眶有些湿润。
干部教师的年终福利,也按照往年标准足额发放到位。拿到那份意料之外的、沉甸甸的年终奖,干部们的工作积极性被空前调动起来,对李腾的认同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李腾又带着班子成员,分组深入各村,走访慰问特困户、五保老人和困难党员。不再是走过场,而是带着真切的关怀和实实在在的慰问金、米面油。在前进村老支书黄大山家低矮的土坯房里,李腾紧紧握着这位为柳林镇奉献了一生的老同志粗糙的手,听他讲述过去的艰辛和对未来的期盼,心中感慨万千。
“李镇长,你来了,柳林有盼头了!”黄大山浑浊的眼睛里闪烁着光芒。
连续几天的奔波劳碌,李腾累得嗓子沙哑,眼圈发黑,但精神却处于一种亢奋状态。看到民工拿到工资的喜悦,看到困难群众接过慰问品时的感动,看到干部们重新焕发的工作热情,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和价值感。
腊月二十八,处理完手头最后几件紧急公务,李腾终于得以喘口气。晚上,他再次拨通了张薇的视频电话。
“薇薇,”他的声音带着疲惫,却充满了释然和温柔,“镇里年底最棘手的问题,解决了。县里宋县长特批了一笔钱,民工工资都发了,干部福利也落实了,困难群众也慰问了。”
屏幕那头的张薇,看着丈夫虽然憔悴却眼神明亮的模样,一直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解决了就好,解决了就好……你看你,都累成什么样了。”
“我没事。”李腾笑了笑,犹豫了一下,还是说出了思考已久的想法,“薇薇,今年过年……镇里虽然还有很多事,但年三十下午到年初二,我应该能抽出两天时间。我是想……你看,你和山岳、清溪,愿不愿意……来柳林镇过年?”
他顿了顿,有些歉然又有些期待地补充道:“这里条件肯定比不上家里,我住的宿舍也简陋,但……我想让你们看看我现在工作的地方,看看柳林镇……而且,我们一家人,总算能团团圆圆过个年。”
这个提议让张薇愣住了。去镇上过年?带着两个孩子?在她以往的认知里,乡镇条件艰苦,过年更是冷清。但看着丈夫眼中那小心翼翼的期盼和不易察觉的孤独,她的心瞬间软了下来。她想起电话里他无数次提及的柳林镇的变化,想起他谈起水利修通、大棚绿了时的神采飞扬。
沉默了几秒钟,张薇展颜一笑,那笑容温暖而坚定:“好!我们去!也让山岳和清溪看看,他们的爸爸在什么样的地方,做着什么样了不起的事情。我们年三十上午就出发!”
李腾的眼眶瞬间就热了。妻子的理解和支持,永远是他最坚实的后盾。“薇薇……谢谢您。”千言万语,最终只化作这一句。
挂了电话,李腾独自一人站在宿舍的窗前。窗外,柳林镇的夜色宁静,零星的鞭炮声已经开始响起,预示着年的脚步越来越近。镇政府大院门口那两盏新挂的红灯笼,在寒风中散发着温暖而坚定的光芒。
资金的“雪中送炭”,家庭的“即将团聚”,这一切,都像这冬夜里的灯火,驱散了他心头的寒意和阴霾。他深知,眼前的困难只是暂缓,未来的挑战依然严峻,宋知远的支持、远景文旅的合作,都只是外力。但此刻,他愿意沉浸在这份来之不易的温暖和希望之中。
这个年关,柳林镇终于在历经波折后,感受到了一丝真切的暖意。而这暖意,将化作来年开春,破土而出的磅礴力量。李腾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嘴角微微上扬,他已经开始期待,妻子和孩子们到来后,这个位于柳林镇的、简陋却充满爱意的“家”,将会是怎样一番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