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南极(2 / 2)

“当机立断,放弃原施工点!”高小凤没有丝毫犹豫,“全员转移至备用安全区域,启用20架重型直升机,采用空中吊装的方式搭建模块,必须在冰盖坍塌前完成主体工程!”

各国支援力量再次迸发惊人合力。中国派出150名冰区工程专家,带来了轻型模块化吊装设备和新型耐寒粘合剂,这种粘合剂能在零下60c的环境中快速固化,粘结强度达到普通钢材的3倍;俄罗斯捐赠了20架米-26重型直升机和50套冰下加固锚栓,派遣40名经验丰富的极地工程技术人员协助施工,他们常年在西伯利亚冻土区作业,对极端环境施工了如指掌;加拿大派出顶尖的气候监测团队,在备用区域周边部署20个移动监测站,实时追踪冰盖变化,提供精准到分钟的预警;挪威提供了大量超低温防寒服、便携式取暖器和医疗急救设备,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全球共富防务联盟”的联军则用警戒带划定安全区域,部署无人机24小时巡逻,阻止无关人员靠近危险冰区,同时协助搬运轻型物资。

在备用区域,20架重型直升机吊运着重达10吨的模块化构件,在狂风中精准拼接。中国工程专家王教授站在指挥塔上,通过对讲机实时调度:“注意风速变化!构件拼接时偏差不能超过5厘米!地基必须用冰下锚栓固定,深入冰盖10米,确保不会因冰面移动而倾斜!”这些模块化构件采用新型碳纤维复合材料,不仅能抵御零下60c的严寒,还能承受5级冰震的冲击,内部预设了供暖、供电和通风系统,搭建完成后即可投入使用。

中国南极科考人员李明,全程参与定居点建设,看着一座座整齐的房屋在冰原上拔地而起,眼眶湿润:“高女士,以前我们总担心冰盖融化,科研站会变成一片废墟,大家每天都提心吊胆搞研究。现在有了这座‘冰上城堡’,我们终于能安心工作了,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与此同时,冰下隧道的重建也在同步推进。工程队采用“分段施工、同步加固”的方案,在隧道内壁铺设3层碳纤维加固层,每隔50米设置一个抗震缓冲段,顶部安装可伸缩的弹性支撑结构,确保通道能适应冰盖的轻微移动。当隧道最后一段加固完成,第一辆满载燃油的运输车队顺利通过冰下隧道,将物资送抵各科考站时,被困多日的科研人员们爆发出压抑已久的欢呼,掌声和欢呼声在冰原上久久回荡。

生态监测系统也顺利部署完成。全球气候专家在冰盖关键区域安装了100个高精度监测传感器,实时传输冰盖厚度、融水速度、冰下温度等数据,通过人工智能系统进行分析预警。“有了这套系统,我们能提前72小时预判冰盖坍塌、冰裂等风险,为生态移民和科研工作提供全方位保障。”加拿大气候专家麦肯锡博士介绍道,手指在监测屏幕上滑动,上面的数据流正实时更新。

就在各项工作即将收尾,所有人都以为危机终于解除时,一个隐藏的隐患突然浮出水面。护企队队员在例行巡逻时,发现Abc大国派驻的3名工程技术人员,正偷偷连接生态监测系统的核心服务器,试图拷贝系统的底层代码和监测数据。队员们当场控制住三人,在他们的电脑里发现了隐藏的拷贝程序和加密传输通道。

高小凤立刻召开联盟紧急视频会议,当着150个联盟成员国代表的面,公开了现场拍摄的视频、查获的拷贝设备和数据记录:“加入联盟就要遵守联盟的规则,共享发展成果的前提是相互尊重、诚信合作!生态监测系统的核心数据关乎全球气候治理和南极生态安全,Abc大国派驻的人员试图窃取技术、破坏共富成果,这是对所有联盟国家的挑衅,我们绝不姑息!”

屏幕那头的Abc大国代表脸色煞白,连忙起身道歉:“这是个别人员的违规行为,与我国政府无关!我们愿意严肃处理涉事人员,全额赔偿相关损失,并公开承诺绝不再犯,恳请联盟给予改过自新的机会!”

最终,经联盟成员国共同商议,涉事人员被立即遣返,Abc大国额外支付10亿美元作为技术损失赔偿,并签署了《联盟技术安全承诺书》,承诺全面遵守联盟规则,接受联盟的技术监督。

一年后,南极生态定居点正式投入使用,这座矗立在冰原上的“冰上城堡”成为了南极科考的新地标。200栋模块化房屋整齐排列,太阳能供暖系统让室内温度常年保持在25c,温暖如春;现代化的实验室里,科研人员专注地开展冰芯研究、气候监测等项目;室内活动中心里,孩子们在阳光下嬉戏打闹,再也不用忍受严寒之苦;冰下隧道宽敞通畅,运输车队往来不息,燃油、食品、科研设备等物资供应稳定充足;生态监测系统24小时不间断运转,为全球气候治理提供着关键数据支持。

在“南极生态移民成功庆典”上,南极科考协调委员会主席安德烈将一枚“极地守护勋章”挂在高小凤胸前。这枚勋章由南极冰芯和钛合金精心打造,正面刻着冰原、生态定居点与监测塔的图案,背面印着“共护极地,共守家园”的字样,冰凉的触感中带着沉甸甸的敬意。

安德烈主席动情地说:“高女士,您和国际联盟不仅帮我们化解了南极的生存危机,更建立了极地生态保护与科研发展的新模式!现在,南极科考工作得以顺利推进,生态移民安居乐业,全球气候治理也有了更精准的数据支撑。这一切都离不开‘国际丝绸之路’的鼎力支持,离不开各国的团结协作与无私帮助。我们会将这份跨越山海的情谊永远铭记,与所有国家一起,守护我们共同的地球家园!”

庆典现场的大屏幕上,祁同伟发来视频祝贺,身后的屏幕上展示着“全球共富联盟”的最新成果,语气振奋人心:“小凤,恭喜你再创奇迹!现在‘全球共富联盟’成员已达150个,‘全球共富防务联盟’扩展至20个国家,联合部队规模增至8万人;‘小国振兴专项计划’已累计带动全球11亿人脱贫,参与国平均Gdp增长9%,跨境贸易额突破9万亿美元;南极模式的成功,为全球极端环境下的生态保护与人类定居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已有5个极地周边国家申请加入联盟,希望借鉴相关模式推进极地科研与生态保护!”

高小凤掏出手机,拍下南极的壮丽景象——洁白无垠的冰原上,生态定居点错落有致,冰下隧道的灯光如一条璀璨的长龙延伸向远方,监测塔矗立在冰盖之上,各国科研人员和护企队队员并肩而立,远处的冰山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光芒。

她将照片发给所有联盟伙伴,配文写道:“从热带海岛到寒极冰原,从霸权对峙到全球同心,‘国际丝绸之路’的力量,在于用勇气挑战极限,用团结战胜绝境,用智慧守护家园。当全人类放下分歧、携手同行,就算是南极这样的极端环境,也能创造生存与发展的奇迹;就算是看似无解的危机,也能转化为共赢的机遇。共富之光,从不因环境险恶而黯淡,终将照亮地球的每一个角落!”

很快,手机屏幕上弹出了熟悉的消息:钟小艾发来女儿的新画,画面里,南极的冰原上覆盖着薄薄的绿芽,不同肤色的人们在定居点里工作、生活,北极熊在远处的冰山上悠闲漫步,天空中“极地共守,共富共生”的彩色字样格外醒目,配文“冰原上,家园旺,和平发展万年长”;哈立德收到了来自全球150个国家护企队与20国联合部队的联合致敬视频,队员们身着各自的制服,胸前佩戴着象征守护与共富的徽章,齐声喊道:“高女士,我们会永远坚守岗位,守护每一片土地、每一片冰原,让‘国际丝绸之路’的传奇永远延续,让全人类的和谐共生梦想照亮未来!”

高小凤与高小琴、哈立德站在定居点的观景台上,望着远处连绵的冰山与漫天绚烂的霞光,胸前的三十三件信物在极地纯净的阳光下闪耀着璀璨夺目的光芒,碰撞出清脆悦耳的声响。南极科考协调委员会秘书长快步走来,递上一份标注“紧急”的文件,语气急促却带着期盼:“高女士,北极部分冰区因异常升温出现大面积冰裂,已影响到北冰洋储水枢纽的附属输水管道安全,相关国家请求联盟提供技术支持,协助加固管道、排查风险!”

高小凤笑着点头,目光望向遥远的北极。从南极到北极,从赤道到寒带,从灾害救援到生态守护,从霸权低头到全球同心,这条“国际丝绸之路”的道路,因初心而坚定,因团结而强大,因共富而生生不息。

她知道,只要全人类继续携手同行、互利共赢,就没有克服不了的极限挑战,没有实现不了的共同梦想。这属于全人类的和谐共生传奇,还将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续写新的、更加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