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权衡的不仅是医疗普惠,更深知此举对稳固基层、掌握民情的重要意义。片刻沉吟后,他最终颔首:“昭儿所思,确有道理。惠及于民,防患于未然,乃大善之事。便依你所奏。
”他当即下旨,命太医署抽调精干人手,与清辉学堂通力合作,以《赤脚医生手册》为蓝本,编纂一本更加简易明了、贴合秦地常见疾病与草药分布的《庶民医事手册》。
同时,着手在京畿地区试点,选拔一批识文断字、心思细腻、有仁爱之心的年轻人,进行首批“医助学徒”培训。
消息像春风般迅速传遍了闾左新区及周边里坊。招募点设在清辉学堂外,吸引了众多好奇与渴望的目光。
一个女孩禾苗 ,年方十六,就住在闾左新区。她父亲在官营工坊做零工,母亲接些缝补浆洗的活计,家道寻常。
禾苗幼时读过几年蒙学,识得不少字,性子静,手却巧,曾帮邻居家母羊接过生,也细心照料过发烧的幼弟。
那日,她鼓起勇气去报了名。经过简单的笔试和太医署老先生的当面问询,她竟真的被选上了!当名单张榜公布时,禾苗看着自己的名字赫然在列,站在那里愣了好一会儿,只觉得心怦怦狂跳,撞得胸口发疼,仿佛要蹦出来一般。
她一路跑回家,脸颊绯红,气息都喘不匀:“爹!娘!我……我选上了!我要去学医了!”
她母亲正坐在门口补衣服,闻言针都掉了,一脸惊疑:“啥?学医?你?一个女娃?”语气里满是难以置信和担忧,“那是太医老爷们的事……咱们平头百姓,哪能担得起差错?”
她父亲刚下工回来,擦着汗,沉默了片刻,才谨慎地问:“可靠吗?朝廷真肯教咱们?”
“可靠!是雨宸公主的主意!说是教咱们认常见病、识草药、止血、正骨……学好了,以后还能帮衬乡邻,说不定还能挣些工分呢!”禾苗急切地把听来的消息一股脑说出来,眼睛里闪烁着从未有过的热切和渴望,
“女儿不敢想成名医……但若能学些真本事,以后弟弟再发热,隔壁王婶割伤了手,咱们就不至于只能干看着着急了!这是正经营生啊!”
看着女儿难得一见的激动和坚持,父母对视了一眼。父亲猛吸了一口旱烟,终于重重点头:“既然是公主的仁政,又是学正经本事……那便去学!只是记住了,医事关乎人命,定要用心学,万万不可马虎。”
母亲也叹了口气,语气软了下来:“去吧去吧,总比整日在家做针线强。记得好好听先生的话。”
得到父母首肯,禾苗的心像灌了蜜一样,又甜又暖。这一夜,她躺在榻上,翻来覆去,眼前浮现的是自己学习辨识草药、练习包扎、将来能为病痛的邻里减轻痛苦的情景……嘴角不自觉地弯起,带着一抹对未来的憧憬和羞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