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牛痘(1 / 2)

太医院院正,一位须发皆白、德高望重的老医官,此刻正激动得双手颤抖,捧着一份奏报,声音嘶哑地向着御座上的皇帝,也向着满朝文武宣告:

“陛下!天佑大秦!依《赤脚医生手册》所载‘人痘之法’衍生改进,太医院历经年余试验,于京郊皇庄取‘牛痘’脓浆接种人体,证实确可预防天花!受种者百余人,无一感染天花,仅轻微发热,数日即愈!此乃亘古未有之神术,活人无数之仁政啊!”

此言一出,如同惊雷炸响!

天花,自古以来便是令人闻风丧胆的“阎王帖”,一旦流行,十室九空,幸存者亦满脸麻瘢,形同鬼魅。虽早有“人痘”之法,取天花患者痘痂研粉吹入鼻中,但风险极高,稍有不慎便是直接染上天花,死亡率不低,非富贵之家不敢尝试。

如今,这“牛痘法”竟几乎无害,且有效性得到证实?!真有那么神奇么?

谁家没有孩童?谁不惧天花?若此法为真,简直是万家生佛!

“陛下!万万不可!”一位御史大夫猛地出列,脸色铁青,“人之发肤,受之父母,岂可轻易植入畜生病脓?此乃悖逆人伦,亵渎先祖!况,牛之秽物,注入人身,岂不污浊血脉,混淆阴阳?久之,人将不人!此术邪异,断不可推行!”

“荒谬!”另一位支持新法的年轻官员立刻反驳,“若能活命,何拘小节?难道眼睁睁看着孩童死于天花便是人伦?牛痘法安全有效,事实俱在!”

“事实?谁知那是否是侥幸?谁知长期有无隐患?”另一位保守派老臣颤巍巍出列,“陛下!天花乃天刑,乃上天警示世人修身积德所致!若以邪术避之,恐遭天谴,引来更大灾祸啊!当以仁政德化感召上天,而非行此诡道!”

“依你之言,便是任由百姓去死,才算积德?”孙婉的父亲,那位御史,此刻也忍不住站出来,语气激烈,“陛下!牛痘法若推广,活民无数,功在千秋!岂可因腐儒之见而置万民于水火?”

“你说谁是腐儒!”

“便是尔等迂阔之辈!”

朝堂之上瞬间吵成一团。支持者引证天书、强调实效、呼吁仁政;反对者则高喊纲常、天理、人伦,担忧未知风险,甚至将此事上升到了国运天道的高度。唾沫横飞,引经据典,吵得不可开交。

嬴稷高坐龙椅,面沉如水,静静地看着下方几乎要撸袖子打起来的臣子们。他早已预料到此番情景。关乎性命,尤其关乎性命之事,最能触动人心底最深的恐惧与固执。

清辉学堂自然也听到了风声。孩子们或许不懂朝堂辩论,但他们知道“天花”是极其可怕的病。

“我娘说,种了那个牛痘,就不会变成麻子脸了?”一个女孩小声问。

“我祖母说那是往身子里种牛的病,会变成妖怪!”另一个男孩煞有介事地说。

“才不是呢!”孙婉立刻反驳,“我父亲说了,那是陛下天书里的神术,是救人的!”

李昀则皱着眉头:“可是……往身体里种东西,听起来是有点怪怪的……”

秦昭捧着小脸,听得迷迷糊糊。她只记得《赤脚医生手册》里那幅关于种痘的简单图画,还有父皇和母后讨论时凝重的表情。她知道那是很重要的、能救人的东西。

“不会变成妖怪的!”她肯定地说,虽然她也不知道为什么,但她相信父皇和那些书,“就像……就像我们种苜蓿肥地一样,是在做好事!”

孩子们的争论,俨然是朝堂争论的迷你版。

退朝之后,嬴稷并未立刻决断,而是将太医院院正和几位核心太医召至御书房,详细询问了试验的所有细节、数据以及可能的风险。太医们一一作答,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