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敌影胭脂(2 / 2)

同时,市舶司密报,东南海域发现不明身份的巨型海船,船体结构奇特,帆装效率极高,速度远超官船,几次围捕皆被其凭借性能优势轻易摆脱。

汴京乃至各大州府的市井街巷,开始悄然流传一支歌谣。词句俚俗,调子古怪,却像瘟疫般蔓延:

“金匮缺,玉烛倾,汴河水浊凤凰鸣;天地秤,称不明,宋室火冷换新庭。”

(“金匮藏诏”喻宋太祖传位,“玉烛”象征四季平安,“凤凰”指代都城汴京)。谶纬之言,如同无形的匕首,直指赵宋官家天命已衰,其心可诛。

经济的血脉坏死。

最致命的一击,来自金融。先是江南,继而蔓延至京畿,市面上突然出现大量仿真度极高的假交子。这些伪钞纸张、印泥几乎乱真,水印暗记仿造技艺高超,连几家大钱庄的老师傅都一时走眼。信用,这个帝国经济运转的基石,开始崩塌。商铺拒收交子,挤兑风潮在暗流涌动,物价开始失控般的波动。帝国的经济命脉,正在被无声地注入剧毒。

靖安司内,灯火通明。

公孙策对着《河图洛书》、机关图纸、谶纬歌谣,试图找出其中的数术规律。

展昭调动所有江湖眼线,追查“天地秤”与番僧、游方道士的下落。

雨墨再次潜入金融黑市,追踪假交子的源头。

包拯则站在那巨大的线索网前,目光扫过儒家经典、道家机关、佛家秘道、异族科技、金融陷阱、文化蛊惑……

这不再是一个单一的敌人。它像一个无处不在、拥有多重肢体的庞大怪物。它同时挥舞着科技的利刃、撒播着文化的毒菌、撬动着经济的基石。它了解宋的典章制度,也精通奇技淫巧;它利用三教九流,也勾结外敌番邦。

“我们面对的,”包拯的声音在寂静的分析室里响起,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凝重,“不是一群阴谋家,而是一种……‘理念’。一种旨在从根子上,彻底瓦解大宋存在合理性的‘理念’。”

旧的秩序和应对方式,在这多维度的攻击下,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棋局已在迷雾中展开,而执黑子者,落子无声,却招招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