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重整秩序(2 / 2)

包拯立于巨大的《四海货殖图》前,深青色的官袍衬得他身形愈发挺拔,也掩去了眼底那一丝难以察觉的疲惫。

公孙策正在与几位穿着各异(有宋人、辽人、甚至波斯人)的商人解释新拟定的《跨境贸易税则暂行办法》,算盘声、低语声、偶尔的争论声,构成一片繁忙却有序的背景音。

展昭按剑立于门廊阴影处,目光扫过庭院里正在接受“涉外安保规程”训练的新员。他们当中,不乏一些洗去戾气、眼神重归清明的江湖面孔。

雨墨快步走来,将一份刚译出的文书递给包拯,低声道:“大人,辽国‘隆庆号’新任大掌柜递来拜帖,表示愿意遵守我们的仲裁,并提请审议三条新商路的安全保障。”

包拯接过文书,并未立刻翻阅。他抬眼,望向窗外。汴河之上,千帆竞渡,来自不同国度的商船,挂着色彩斑斓的旗帜,在新划定的航道上有序穿行。阳光洒在船帆上,反射出一片耀眼的金白。

“江湖,朝堂,敌国……”他轻声自语,“曾经是一团纠缠不清、互相撕咬的乱麻。”

他微微停顿,目光变得深远。

“现在,我们把它变成了一盘棋。或许依旧凶险,但至少,棋盘的边界清晰,规则,由我们来定!”

他转身,走向那张属于他的、位于仲裁司正堂中央的座椅。座椅由深色硬木打造,没有过多雕饰,只在扶手处刻着一道简约的水波纹——象征“尺度”与“平衡”。

窗外,汴京的喧嚣依旧,却仿佛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秩序的韵律。

新的秩序,并非诞生于轰轰烈烈的毁灭,而是在无声的拆解、精准的制衡与共同的利益诉求中,悄然降临。

而守夜人的使命,也从挥舞律法的利剑斩妖除魔,变成了守护这片脆弱而复杂的棋盘,确保其上的每一枚棋子,都能在规则之内,找到自己的位置,不至失衡,亦不至越界。

长夜未尽,但黎明的光,已照亮了棋盘的第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