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寒门小厨娘 > 第31章 宫阙惊变与金线指凶

第31章 宫阙惊变与金线指凶(1 / 2)

星髓玉精深夜异动,金线直指慈宁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沈清辞与陆景珩惊疑不定。玉精传递出的“合一”意念虽模糊,却带着一种难以抗拒的牵引感。

“慈宁宫……太后……”沈清辞握着温热的玉精,心念电转,“玉精所指,定是宫中之物。太后近日接触的……除了日常用度,便是药膳和赏玩之物。”她努力回忆,“赏赐的首饰、新进的贡缎、把玩的玉器……似乎并无特别之处。”

陆景珩沉吟道:“玉精乃天地奇物,能引动它的,绝非俗物。或许……是库房某件久未动用的前朝贡品?或是……太后近日新得的、却未示人的东西?”

“新得之物?”沈清辞蹙眉,“太后近日静养,少见外客,赏赐也多是寻常。除非……”她眼神一凝,“除非是张院使或其他人,以诊病、进贡为名,送入宫中之物!”

这个猜想让两人心头一凛。若玉精感应之物与张院使有关,那其中必有蹊跷!

次日,沈清辞如常入宫请脉。她刻意将玉精贴身佩戴,暗中留意其反应。步入慈宁宫时,玉精仅有微温,金线大致指向内殿方向,并无异常。太后气色尚可,闲话几句后,沈清辞照例为其施针、按摩。整个过程,玉精反应平稳。

就在沈清辞准备告退时,太后似想起什么,对身旁掌事宫女道:“对了,前儿张院使进上的那尊‘白玉送子观音’,说是搁在偏殿佛堂了?去请来,哀家今日精神好些,想诵会儿经。”

掌事宫女应声而去。片刻后,捧着一个小叶紫檀木匣回来。匣盖开启的刹那——沈清辞怀中的玉精猛地一烫!那根金线骤然亮起,笔直地指向匣中之物!

那是一尊尺余高的羊脂玉观音,雕工精湛,玉质温润,宝相庄严。然而,在玉精的感应中,那观音像内部,似乎蕴藏着一团极其微弱、却与玉精本源隐隐共鸣的冰凉气息!更重要的是,玉像底座似乎嵌着什么东西,散发出一丝若有若无的、令人极其不适的阴寒波动,与玉精的感应纠缠在一起,形成一种诡异的平衡!

“就是它!”沈清辞心中巨震,几乎要脱口而出。她强自镇定,垂首侍立一旁,不敢多看,生怕引起怀疑。

太后并未察觉异常,接过玉像,仔细端详,颔首道:“张院使有心了,说是请高僧开过光,能安神定魂。瞧着是块好玉。”她摩挲片刻,便让宫女奉至佛堂香案上,并未久留。

沈清辞暗中松了口气,玉精的灼热感也随着玉像的远离而渐渐平息,但那份清晰的指向性未变。她不动声色地告退出来,背后已惊出一身冷汗。

出宫回府,沈清辞立刻将发现告知陆景珩。

“白玉观音?张院使进献?”陆景珩眼神锐利,“果然是他!此物定有古怪!玉精感应到的共鸣与排斥,说明像内可能藏有与玉精同源或相克之物,而那股阴寒,极可能是邪药或咒术的载体!”

“我们必须弄清那像里到底有什么!”沈清辞急切道,“若能拿到手,或许能解开玉精之秘,甚至找到对付影月教的线索!”

“难!”陆景珩摇头,“慈宁宫戒备森严,佛像已供奉起来,岂能轻易到手?硬抢是自寻死路。”

“或许……不必拿走整个佛像。”沈清辞沉吟,“玉精感应最强烈的是底座。若能找个机会,近距离查验底座,哪怕片刻,或许能有发现。比如……趁打扫佛堂时?”

“太冒险!”陆景珩断然否定,“佛堂有专人看守,外人难以接近。且若底座真有机关,强行探查必触发警报。”

两人苦思无策,一时陷入僵局。

就在此时,阿福送来两份急报,打破了沉寂。一份来自江南常山,另一份来自京城暗哨。

江南信报:黑水泽附近爆发怪病!数十名渔民、村民突发癫狂,力大无穷,神智混乱,攻击性强,症状与之前服食“强身散”者类似,但更猛烈!官府已封锁疫区,但病因不明,谣传四起。常山怀疑,是影月教在销毁证据或试验新药时泄露所致,已设法接应一名逃出的病患,正秘密送往京城途中!

京城密报:市井突现流言,称五味轩药膳用料不洁,乃致江南怪病的源头!更有甚者,谣传沈清辞以邪术魅惑太后,才得圣心!流言传播极快,显然有组织推动!

“他们动手了!”陆景珩拍案而起,“江南投毒制造混乱,京城散布谣言混淆视听,双管齐下,想彻底搞垮我们!”

沈清辞又惊又怒:“好毒的计策!江南怪病若与五味轩扯上关系,百口莫辩!太后那边若听闻谣言,纵使不信,也难免心生芥蒂!”

“必须立刻反击!”陆景珩目光冰冷,“江南,需尽快拿到病患,查明真相,公之于众!京城,需遏制流言,并设法揭露幕后黑手!”

“病患抵京还需时日。京城流言,需从源头查起。”沈清辞强迫自己冷静,“阿福,立刻派人去查,流言最初从何处传出?与回春堂或张院使的人有无关联?”

“是!”阿福领命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