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景珩脸色一沉,刚要开口,沈清辞却在桌下轻轻按了按他的手背,示意他稍安勿躁。她抬起头,看向赵婉儿,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毫无攻击性的微笑:“赵小姐说笑了。太后娘娘赏赐,自是极好的。只是民女习医出身,嗅觉味觉比常人敏锐些,觉着这羹汤火候似乎稍过,珍珠粉的腥气未除尽,反而用桂花糖强行压住,略损其滋阴润肺之效。若改用蜂蜜慢炖,或许更能凸显其本味,也更利于娘娘凤体安康。”她语气平和,仿佛只是在探讨药膳原理。
一番话说得赵婉儿脸色一阵红一阵白,她本意是想嘲讽沈清辞不识抬举,没想到对方竟真的从药性上点评起来,还说得头头是道,倒显得她浅薄无知。周围窃笑声也小了下去。
就在这时,上首传来一个温和却带着威严的女声:“哦?没想到沈姑娘对药膳如此精通。看来静玄师太果然教徒有方。”
众人一惊,纷纷起身行礼——竟是太后娘娘注意到了这边的动静!
太后娘娘目光落在沈清辞身上,带着几分探究:“哀家近日确有些秋燥,这珍珠羹是按太医的方子炖的。依你之见,该如何改良?”
沈清辞不卑不亢,依礼回话:“回娘娘,珍珠粉性寒,直接久炖易出腥气,可先用少量姜汁浸泡片刻再入膳,即可化解。桂花糖性温,但过于甜腻,易生痰湿。若换为润燥的枇杷蜜一同隔水慢炖,不仅口感更佳,润肺功效也更好。此外,可添少许川贝母粉,化痰止咳,于秋日更相宜。”
太后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微微颔首:“说得在理。看来民间亦有高士。赏。”
立时有宫人端上一对玉如意。沈清辞谢恩接过,态度从容。
经此一事,席间再无人敢明着轻视沈清辞。赵婉儿更是气得暗自绞紧了帕子。宴席过半,太后娘娘起身更衣,命众人自便。沈清辞悄悄松了口气,借口透气,走到水边廊下。陆景珩紧随其后。
“刚才……多谢你。”沈清辞低声道,若非他暗中支持,她未必能如此镇定。
“是你自己应对得当。”陆景珩看着她,目光深邃,“只是,你方才闻那羹汤……”
沈清辞神色微凝,压低声音:“那羹汤里,似乎加了点别的东西,味道极淡,不像是食材本身所有,倒像是……某种药物残留的气味。希望是我多心了。”
两人正低声交谈,一名面生的小太监低着头快步走过,似乎不小心崴了一下,袖中滑落一个小纸团,正好滚到沈清辞脚边。小太监慌忙捡起,仓皇离去前,飞快地瞥了沈清辞一眼,眼神复杂。
陆景珩眼神一凛,上前一步,沈清辞却已弯腰将纸团拾起。展开一看,上面只有寥寥数字:“羹有异,慎饮。速离。”
落款处,画着一枚极简的……茶叶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