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让我们跟进去…”导航员有些犹豫,“风险未知。”
团长看向苏萤。
苏萤仔细感知着,缓缓点头:“警惕仍在,但恶意已经大大减少…更多的是好奇和…一种沉重的期待。可以谨慎跟随。”
“保持最高警戒,缓慢跟随。所有武器系统待命,但不要显露出攻击意图。”团长最终决定冒险一搏。
开拓者号跟随着那三艘引导飞行器,小心翼翼地驶入了那座巨大残骸的裂口。
内部并非想象中破败死寂的废墟,而是另一番景象。巨大的、由生物合金和晶体结构构成的通道蜿蜒深入,壁面上流淌着微弱的、如同呼吸般明灭的生物光。虽然许多地方明显有破损和后来粗糙修补的痕迹,但整体结构依然稳固,并且充满了一种奇特的、带着生命感的科技美学。
他们最终抵达了一个相对开阔的、如同大厅般的区域。这里似乎是残骸居民的一个聚集点。透过舷窗,他们看到了真正的“灰烬遗民”。
他们的形态让所有开拓者号成员都感到惊异。他们并非完全的碳基生物,也非纯粹的机械,而是一种奇特的、半生物半机械的融合体。主体类似于直立行走的、覆盖着暗色生物甲壳的节肢动物,但有着多对可灵活操作的、类似机械臂的附肢,头部是复杂的复合传感器阵列,闪烁着不同颜色的光芒。他们移动时并非步行,而是利用反重力场微微悬浮飘行。
大厅内大约有几十个这样的个体,他们静静地“看”着闯入的开拓者号,传感器光芒频繁闪烁,似乎在激烈地交流着。他们的情绪通过苏萤的网络传递过来,混合着好奇、谨慎、惊讶,以及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和脆弱。
引导开拓者号进来的飞行器降落在大厅中央,一个看起来像是首领的个体(其生物甲壳上有更复杂的纹路和发光标记)飘上前来。他(?)的附肢在空中舞动,再次开始绘制那种立体的能量符号,但这一次,速度放缓了许多,似乎是为了让他们能更好理解。
符号表达的含义逐渐清晰:欢迎(尽管谨慎)、感谢援助、自我介绍(他们自称“壳民”)、询问来意、以及…再次强调他们面临的巨大威胁(之前那种怪物并非个例,而是来自深空的、某种持续不断的“污染”的产物)。
开拓者号也耐心地、用尽可能简单的符号回应:自我介绍(曙光联盟)、和平探索、寻求交流与合作、愿意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沟通极其缓慢且艰难,一个简单的概念往往需要反复确认和多种方式表达。但正是在这种笨拙却真诚的互动中,最初的隔阂与误解在一点点消融。
壳民首领展示了他们文明的历史碎片(通过能量符号演绎)——一个曾经繁荣、擅长利用引力和生物技术的文明,如何在灾难(并非监管者,而是另一种宇宙灾害)中毁灭,幸存者如何在这片废墟上艰难延续,又如何被那神秘的“污染”和其衍生的怪物不断侵蚀、逼迫到灭绝的边缘。
他们也感知到了开拓者号的强大(能击杀那头怪物),以及似乎并无恶意,这才最终决定冒险接触。
数小时的艰难沟通后,壳民首领最终绘制了一个最重要的符号:一个简单的、两个几何体连接的图案。
代表——“联盟”。
他们 cautioly 地提出了加入某种形式合作的意愿,希望获得帮助,对抗那持续的威胁。
开拓者号的成员们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
第一次接触,经历了最初的误解和突如其来的战斗,最终竟然指向了联盟构想的第一步!
团长郑重地用能量束绘制了回应:接受提议,愿意建立初步合作关系,共享关于威胁的情报,并提供有限的物资和技术援助。同时,也邀请壳民派遣代表,在未来通过星门访问“摇篮”,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
协议,在废墟之中,以最原始却又最直接的方式,初步达成。
当开拓者号最终缓缓驶离那片残骸星域时,带回的不仅仅是关于“壳民”和未知威胁的宝贵数据,更重要的,是一份用能量符号绘就的、简陋却意义非凡的初步合作协议。
希望之路星门的另一端,“摇篮”控制中枢内,当林烬和联盟议会收到这份报告和那份独特的“协议”时,所有人都沉默了。
随后,一种巨大的、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和希望感,淹没了所有人。
联盟,不再只是理念。 它拥有了第一个潜在的、来自完全不同文明的、在外交史上迈出的蹒跚却坚实的第一步。
文明的孤舟,终于看到了另一艘同样在风浪中挣扎的帆影。 尽管前路依旧漫长,但联盟之路,已然开启了它的第一章。
---
(本章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