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路星门稳定的幽蓝光芒,如同联盟跳动的脉搏,连接着“摇篮”与光海,也象征着新生的曙光联盟那蓬勃的朝气。与“壳民”的初步接触成功,更是为联盟注入了前所未有的信心与动力。整个共同体都沉浸在一种乐观的氛围中,仿佛只要沿着这条合作与发展的道路走下去,重现文明辉煌甚至超越过往,都只是时间问题。
然而,在这片欣欣向荣之下,一丝不和谐的音符,正悄然在艾拉(Eira)的心中滋生、蔓延,逐渐发酵为沉甸甸的忧虑。
她站在“摇篮”控制中枢的观测廊上,凝视着下方那片被完美调控的生命绿洲。自动化机械如同勤劳的工蜂,一丝不苟地维护着生态平衡;新培育的作物在特选区域茁壮成长;来自光海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正与“摇篮”的自动化系统密切配合,尝试建立新的小型加工厂,利用本地资源生产更多物资。
一切看起来都那么美好,那么充满希望。
但艾拉(Eira)那双紫罗兰色的眼眸中,却看不到太多喜悦,反而沉淀着越来越浓的忧色。
太快了。
这是她最直观的感受。
联盟吸收“摇篮”技术的速度,快得令她不安。那些她眼中需要数代人去慢慢消化、理解、谨慎应用的古老知识,正被联盟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以近乎狂热的速度解析、复制、投入使用。他们聪明、勤奋、富有创造力,这是事实,但他们似乎缺少了一种…对力量本身的敬畏。
她看到新型合金被用于加固舰体,却担心联盟是否真正理解了这种材料在极端能量场下的潜在相变风险。 她看到能量核心效率大幅提升,却忧虑过于依赖“摇篮”技术会导致自身技术发展路径的单一和僵化。 她看到星门网络的蓝图被热烈讨论,甚至开始规划连接更多未知星域,却恐惧这可能会过早暴露自身,引来无法预料的威胁。
而最让她感到不安的,是联盟内部日益明显的、对“执笔者”科技近乎无条件的推崇和依赖。许多人谈论起“摇篮”的技术,眼神中充满了对“高等文明”的向往,甚至开始下意识地贬低联盟自身原有的技术体系,认为那是“落后”和“粗糙”的。
这种倾向,与她记忆中“执笔者”文明晚期,那种对自身技术极端自信、甚至到了傲慢地步的氛围,何其相似!
历史的悲剧,根源并非技术本身,而是使用技术的人的心态。
她找到了艾拉(联盟),这位与她同名、已成为联盟核心领袖之一的女性,此刻正忙于审阅星门网络扩展计划的下一阶段草案。
“艾拉,”Eira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我们需要谈谈。”
艾拉(联盟)从全息屏幕上抬起头,脸上还带着工作的亢奋:“Eira?正好,来看看这份草案,我们计划在下一个周期内,优先寻找并尝试连接三个可能存在…”
“我觉得,我们应该放缓脚步。”Eira打断了她,语气严肃。
艾拉(联盟)愣了一下,疑惑地放下手中的工作:“放缓?为什么?现在正是联盟发展的关键时期,每一个机会都不能错过。壳民的例子证明了,越早联系到更多文明,我们就能越强大…”
“强大?”Eira微微提高了声音,眼中闪过一丝痛楚,“我的文明曾经足够‘强大’,但它最终走向了毁灭!不是因为不够强,而是因为失去了方向,失去了对力量的敬畏!”
她走上前,指着屏幕上那复杂的星门蓝图:“这些东西,是双刃剑。它们能带来连接,也能带来灾难。在我们没有完全理解它们,没有建立起足够成熟的心智和制度去驾驭它们之前,过快的扩张,可能就是下一次毁灭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