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丰饶涤荡(下)(1 / 2)

皇太极驾崩、四十万大军覆灭于盛京城外的消息,如同致命的瘟疫,伴随着零星逃回的、魂飞魄散的溃兵,迅速无比地传到了盛京。

最初,守城的官兵见到那些衣甲破碎、失魂落魄、如同行尸走肉般踉跄奔来的骑手,还以为是前线溃退下来的伤兵,甚至厉声呵斥,试图维持秩序。

但当那些溃兵用嘶哑、破裂、充满极致恐惧的嗓音,颠三倒四地哭喊着

“败了…全军覆没了…”

“皇上…皇上被天雷…轰没了…”

“睿亲王死了!礼亲王也死了!”

“蒙古人反了!到处都是怪物树木和闪电!”

一种冰冷的、令人窒息的恐慌,瞬间攫住了每一个听到这些话语的人。

“胡说八道!扰乱军心!拿下他们!”

一个城门章京脸色煞白,却强自镇定地怒吼,试图阻止这可怕的消息扩散。

但恐慌如同无形的冲击波,早已越过城门,向着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疯狂蔓延。

消息首先像野火一样在八旗眷属聚居的区域燃烧开来。那些昨日还在期盼父兄丈夫得胜归来的妇女老幼,瞬间被抛入了绝望的深渊。

“我的儿啊——!”

一声凄厉到极致的哀嚎从一户镶黄旗人家中传出,一位老妇人听到儿子战死的消息,直接晕厥过去。

“阿玛……阿玛他……”

一个半大的孩子愣愣地看着母亲瞬间崩溃瘫软在地,脸上充满了茫然和恐惧,还不完全理解“没了”意味着什么。

各家各户很快响起了此起彼伏的痛哭声、尖叫声、以及不知所措的喃喃自语。白色的孝布被慌乱地翻找出来,尚未确认死讯,许多家庭已如同提前办起了丧事。

整个区域被巨大的悲恸和恐慌所笼罩,往日里尚武彪悍的气息荡然无存,只剩下无尽的凄惶。

消息不可避免地传入了皇宫高墙。留守的文武大臣被紧急召入宫城,每个人的脸上都失去了血色,脚步虚浮。

庄妃布木布泰正抱着年幼的福临,听到太监颤抖的禀报,她娇躯猛地一晃,险些摔倒在地,怀中的孩子也被吓得哇哇大哭。

她死死咬住嘴唇,才没有让自己失态尖叫出来,但那双美丽的眼眸中已瞬间充满了水汽和无边的恐惧。皇后更是直接晕厥过去,宫娥太监乱成一团。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辅政大臣之一、贝子硕托猛地一拍桌子,眼睛赤红,额头上青筋暴起。

“皇上洪福齐天,我四十万大军怎会一战而殁?定是明军散布的谣言!是那些溃兵贪生怕死,夸大其词!”

然而,随着更多溃兵被带来,描述细节越来越详尽一致——那改天换地的雷霆、那凭空生长的杀人森林、蒙古人的突然倒戈、尤其是皇太极御辇被那道恐怖金波彻底摧毁的场景——所有不愿相信的人,最终不得不面对这血淋淋的现实。

殿内陷入了一片死寂,只剩下粗重的喘息和压抑的啜泣声。

济尔哈朗瘫坐在椅子上,仿佛一瞬间老了十岁,他双手颤抖着,喃喃道:“天倾地覆……天倾地覆啊……”

恐怖的浪潮很快从八旗眷属区席卷了整个盛京。贵族府邸内,往日里作威作福的贝勒贝子们,有的面如死灰,瘫软在太师椅上。

有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急令仆人收拾金银细软,准备跑路;更有甚者,绝望之下开始纵酒浇愁,摔砸器物,府内一片狼藉。

官员们则纷纷聚集私下商议,人人自危,都在为自己的身家性命寻找出路。

城中谣言如同插上了翅膀,越传越离谱:

“明军驱使的妖鹿有山那么大,一脚就能踩平盛京城!”

“洪承畴说了,要屠尽满城旗人,用血浇地!”

“汉人马上就要杀回来报仇雪恨了!”

汉人包衣和普通汉民的心情则极为复杂。他们不敢表露丝毫喜悦,但眼神交换间,却有一种压抑多年的期盼和快意。

许多人偷偷藏起食物,紧闭门户,既害怕溃兵和乱军抢掠,又暗暗期待王师的到来能改变他们的命运。

盛京城,这座努尔哈赤和皇太极苦心经营起来的都城,从未如此混乱和绝望过。

悲泣声、争吵声、呵斥声、马蹄声、以及各种光怪陆离的谣言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帝国末日的挽歌。

在一片绝望的氛围中,残余的统治阶层内部爆发了激烈的争论。

以硕托和一些年轻气盛的宗室子弟为首的极端主战派,尽管内心恐惧,却不愿接受现实,更不愿屈辱地投降。他们嘶吼着:

“盛京城高池深,粮草充足,我等岂能不战而降?”

“召集余丁,死守到底!就算死,也要崩掉明狗几颗牙!”

“宁可玉碎,不为瓦全!”

而以济尔哈朗、阿巴泰等较为老成持重的宗室重臣,则陷入了巨大的痛苦和现实的考量。济尔哈朗声音沙哑而沉重:

“守?拿什么守?皇上携四十万精锐、萨满喇嘛作法,尚不能挡其一日!我等城内还有多少可战之兵?多少人心惶惶的老弱妇孺?那洪承畴有鬼神莫测之能,一旦攻城,盛京顷刻间便是第二个辽阳城!届时,我等死不足惜,满城族人……难道要为他们殉葬吗?”

阿巴泰老泪纵横,捶着胸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