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巷战(2 / 2)

“什么东西?!”

“放开我!啊!”

那几名清军惊恐万分,奋力挣扎,却发现那枝条力量奇大,根本无法挣脱,更有一股麻痹毒素顺着接触点蔓延而上,让他们很快瘫倒在地,只能眼睁睁看着明军士兵冲过来将他们轻易俘虏。

有了玄鹿的支援,明军的清剿效率倍增。

清军任何形式的抵抗,无论是正面的、侧翼的、地下的、屋顶的,都被这套攻击+ 治疗净化+ 控制警戒的体系完美克制。

战斗变成了单方面的清扫。

而在城市的另一端,多尔衮的逃亡之路充满了狼狈与惊险。

“快!走这边!”

多尔衮脸色铁青,头盔早已不知丢在何处,发辫散乱,华丽的甲胄上沾满了灰尘和不知是谁的血迹。他在仅存的十几名最忠诚精锐的巴牙喇护兵簇拥下,拼命向着东城方向逃窜。

他们不敢走大道,只能钻进阴暗狭窄的小巷。耳边不断传来越来越近的喊杀声、爆炸声和明军士兵的呼喝声,每一声都像鞭子一样抽打着他们的神经。

“王爷小心!”

一名巴牙喇猛地将多尔衮扑倒在地。

咻咻咻!

几支弩箭几乎是擦着他们的头顶飞过,钉在对面的墙壁上,箭尾兀自颤抖不休。是一小队正在逐巷清剿的明军弩手发现了他们。

“挡住他们!”多尔衮嘶吼道。

几名巴牙喇毫不犹豫地转身,拔出腰刀,嚎叫着冲向巷口的明军弩手,试图用生命为主子争取时间。他们很悍勇,但明军弩手只是冷静地再次装填,然后扣动扳机。

噗嗤!噗嗤! 精锐的巴牙喇在白刃战前就被精准的弩箭射倒在地,鲜血染红了狭窄的巷道。

多尔衮甚至来不及悲伤,在剩下几名护卫的拉扯下,连滚带爬地继续逃亡。他们撞开一道又一道院门,穿过别人的宅院,甚至不惜破开脆弱的土墙,只为了能更快地远离主战场。

途中,他们遇到了另一股同样在逃亡的清军溃兵,大约有二三十人。那些溃兵看到多尔衮,如同看到了主心骨,立刻围拢过来。

“睿亲王!带我们走吧!”

“王爷!救救我们!”

多尔衮眼中闪过一丝厉色,非但没有接纳,反而对身边的巴牙喇下令:

“冲散他们!别让他们挡路,也别让明狗以为大鱼在这里!”

忠诚的巴牙喇立刻挥刀驱赶,甚至砍翻了几个试图靠近的溃兵。

溃兵们惊愕地看着平日里高高在上的王爷如此冷酷,瞬间作鸟兽散,干扰了追兵的视线。

多尔衮的心在滴血,不仅仅是因为部下的死,更是因为这种前所未有的屈辱。他是努尔哈赤的儿子,是大清的睿亲王,何曾有过如此狼狈不堪、如同丧家之犬的时刻?

弟弟多铎那倒在污秽中生死不知的惨状不断在他眼前浮现,更添了几分悲愤和恐惧。

终于,东城墙遥遥在望。这里的守军也早已崩溃,城门处混乱不堪,一些溃兵正试图打开城门逃跑。

“巴牙喇!夺门!清开道路!”多尔衮厉声命令。

最后的几名巴牙喇护兵如同疯虎般冲杀过去,挥刀砍翻了几个挡路的溃兵和惊慌失措的守门士卒,强行控制了一小段城墙和城门。

“王爷!快!”

多尔衮跌跌撞撞地冲下城墙,翻身上了亲兵抢来的战马,甚至来不及看清还有谁跟了上来,便狠狠一鞭抽在马臀上,在一小撮幸存护卫的簇拥下,冲出东门,头也不回地向着荒野深处亡命奔逃,将燃烧的辽阳城和震天的杀声抛在身后。

城内的战斗声,从震耳欲聋的爆响和密集的喊杀,逐渐变成了零星的兵刃碰撞和短促的惨叫,最后,绝大部分区域都渐渐归于沉寂。

硝烟仍未散尽,血腥味混合着土木燃烧的气味弥漫在空气中。街道上、废墟间,随处可见清军的尸体和跪地投降的俘虏。明军的旗帜在一些重要的官署、仓库和城楼上竖起。

洪承畴在周安及亲卫的簇拥下,缓缓行走在刚刚经历血火洗礼的主街上。他的目光平静地扫过满目疮痍的景象和那些面如死灰、瑟瑟发抖的俘虏,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丰饶玄鹿温顺地跟在他身后,它所过之处,脚下破损的地面会泛起绿意,空气中那令人不适的血腥和焦糊味也会被一种清新的生机气息所中和。

“报——!”一名传令兵飞马来报,

“禀督师!城内四门已皆被我军控制!主要街道、府库、官衙均已占领!残敌正在肃清,抵抗已基本平息!”

洪承畴微微颔首,目光投向更远处那些依旧紧闭门窗的民居。

“传令各军,划分防区,严守纪律,看管俘虏,扑灭余火。”

“伤兵集中救治,阵亡者妥善收殓。”

“通告全城,战争已止,令百姓各安其业,勿要惊慌外出,等待新政安民告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