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阈限之光(1 / 2)

星门,那座悬浮于火星轨道之外的幽蓝造物,成为了悬在全人类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亦是一个冰冷而诱人的潘多拉魔盒。全球顶尖的科研力量在短暂的震惊与恐慌后,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拧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名为“星门联合观测委员会”(简称SJoc)的临时机构。各国暂时搁置了争端,信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透明度进行着共享——在压倒性的共同未知面前,旧有的隔阂显得如此微不足道。

“星海”凭借其与“哨兵单元”的首次接触经验、独特的数据分析能力以及罗刹这个“特殊顾问”,在SJoc中占据了一个虽非主导却至关重要的席位。苏晓代表“星海”常驻SJoc协调中心,而罗刹则坐镇后方,通过加密链路实时获取所有非涉密的核心数据,并将“基石”实验室的分析结果选择性反馈。

大量的观测数据汇聚而来,描绘出的星门图像却依旧迷雾重重。它像一个绝对的黑体,吸收一切探测,不反射,不辐射,只有那幽蓝的能量框架稳定地存在着,仿佛宇宙背景上一个永恒的bUG。其内部那片绝对黑暗,连时空本身似乎都为之凝滞。

“尝试用高能激光照射其能量框架边缘。”SJoc的一次技术会议上,有人提出建议。

结果令人沮丧。足以汽化钢铁的激光束,在接触幽蓝能量的瞬间,如同被无形之手抹去,没有散射,没有反射,没有能量转化,就这么凭空消失了。

“引力探测显示,其内部空间曲率无限大,或者说……定义失效。”另一位专家汇报着更令人头疼的数据,“我们的数学工具,无法描述那片黑暗。”

人类引以为傲的科学体系,在这座星门面前,第一次显露出了其边界和无力。

而在“星海”总部,罗刹的探索则走向了另一个方向。他不再试图用外部手段去理解星门,而是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自身与星光烙印的“互动”上。星门的出现,仿佛给这枚烙印注入了新的活力,其内部那种冰冷、精密的“协议层”波动变得更加清晰可辨。

在绝对屏蔽的实验室内,罗刹再次进入深度冥想。这一次,他不再鲁莽地尝试“询问”或“注入”意念,而是采取了另一种策略——模仿。

他仔细回忆并放大星门成型瞬间,烙印传来的那种关于“构造协议”和“能量注入”的“低语”片段。他尝试忽略其具体含义,只专注于模仿其独特的能量波动频率和精神力“纹理”。他将自身的精神力高度压缩、纯化,小心翼翼地调整其振动模式,使其无限接近于那段“低语”的载体状态。

这是一个极其精细且耗神的过程,如同要让自己的心跳去模仿一台超导计算机的时钟频率。失败了一次又一次,精神力的反噬让他数次濒临崩溃。

但就在他几乎要放弃,准备暂时休息时,一个微妙的平衡点被触及了。

他模拟出的精神力波动,与烙印内部某个沉寂的“接收”回路,产生了极其短暂的谐振!

刹那间,一股全新的、更加庞大且结构化的信息流,如同被激活的泉水,从烙印深处汩汩涌出,流入罗刹的意识!

这不是之前那种模糊的“低语”或状态报告,而是清晰的、分门别类的……“接口说明”和“基础操作指南”!

信息流以非语言的方式,直接在他意识中构建出理解:

【低阶交互权限已临时激活。】

【可用指令集:状态查询 (Stat query)、环境感知扩展 (Extended Enviroal Sense)、基础能量引导 (basiergy elg)……】

【警告:禁止尝试高阶协议、核心权限访问及未授权能量投射。违逆将触发湮灭协议。】

罗刹心中巨震!他强压下狂喜,立刻尝试调用那个【状态查询】指令,目标——锁定遥远的星门。

一股微弱但清晰的精神力,如同被授权的信使,沿着他与星门之间那无形的连接通道(很可能是通过奥尔特云的中转),瞬间抵达星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