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海动力”的反击迅捷而有力。
在法律层面,由顶尖律师团队操刀的严正声明在发布会次日便通过所有官方渠道发布,直指“巨人重工”与“阿尔法机械”的指控为“毫无事实依据的恶意中伤与不正当竞争”,并附上了部分已获授权的核心专利编号及独立的第三方技术鉴定报告,底气十足。同时,“星海”宣布已就此事向相关国际商业仲裁机构提起反诉,控告对方商业诽谤及试图垄断市场。
这一强硬姿态,大大出乎了外界预料,也让不少观望者意识到,“星海”绝非可以随意拿捏的软柿子。
市场层面,苏晓亲自策划的“深度体验”计划效果显着。首批受邀的国内几家大型港口集团和矿业公司的代表,在参观了高度保密的测试场、亲眼目睹“开拓者1型”在模拟真实工况下的卓越表现,甚至亲自上手操作后,所有的疑虑都被震撼所取代。技术代差的碾压是实实在在的。体验结束后,数份金额惊人的意向性订单迅速达成,为“星海”注入了强心剂。
李钢负责的自主生产线建设也开启了“星海速度”,在【资源整合效率提升】光环的辅助下,用地审批、设备采购、人员招募等环节一路绿灯,日夜赶工,雏形已现。
而罗刹通过苏晓传递给韩先生那边的情报,也似乎起到了作用。几天后,某国家级媒体刊登了一篇措辞严谨的评论员文章,强调“保护本土企业原始创新积极性”、“反对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进行不正当竞争”的重要性,并点名批评了某些国际巨头“固守冷战思维,试图以非市场手段阻挠技术进步”的行为。虽然未直接点名“星海”与“巨人”等的纠纷,但指向性不言而喻。
这股来自更高层面的无形力量,如同定海神针,瞬间稳住了国内市场的阵脚,也让国际对手意识到,想要依靠惯用的施压手段来对付“星海”,恐怕行不通了。
一时间,国际舆论的风向开始出现微妙转变。一些中立的技术媒体开始客观分析“开拓者1型”的技术优势,部分之前态度暧昧的投资机构也重新递来了橄榄枝。那看似密不透风的铁幕,被硬生生撕开了一道裂痕。
【资产继承契合度提升至67.8%!】
【系统提示:成功抵御国际巨头不正当竞争,稳固国内市场,展现强硬姿态与战略定力。现实根基的抗风险能力与国际影响力初步显现。】
契合度的提升在意料之中。但罗刹并未放松,他知道,对手绝不会轻易罢休。商业上的打压受挫,可能会促使他们采取更极端的手段。
他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了对脑海中那些新获得的知识碎片的解析上。这些来自曲速引擎理论的“公式碎片”和“结构应力模型”极其艰深,每一段都仿佛在挑战现有物理学的认知边界。他利用一切空闲时间,结合【记忆碎片吸收融合】与【神经链接学习加速】的能力,如饥似渴地钻研着。
这个过程痛苦而缓慢,但却并非毫无收获。随着理解的深入,他发现自己对能量的感知和运用,似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层面。虽然还远未达到能够制造曲速引擎的程度,但他隐约感觉,自己或许可以尝试将某些最基础的能量约束和传导原理,应用到现有技术上。
例如,“守护者”外骨骼的能源核心效率,或许可以进一步提升;“净化之心”系统的能量场稳定性,也可能得到优化。这为他未来的技术迭代,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更重要的是,随着他对这些知识碎片的理解加深,意识深处那惊鸿一瞥的残缺坐标,似乎也变得清晰了一丝!虽然依旧无法完全解读,但原本模糊的轮廓,仿佛被描摹上了几笔确定的线条,指向性变得更加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