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星海起航与人才壁垒(1 / 2)

“铁幕”协议启动后,星河集团并未如外界预期般立刻宣布震撼的月球计划,反而陷入了一种异样的沉寂。但内部知情者都清楚,这沉寂之下,是远比技术突破更为复杂和基础的筹备——构筑属于星河的人才金字塔。

罗刹站在全新的“深空战略研究室”内,这里不摆放任何实体模型,只有环绕四周的巨大沉浸式全息星图。他的目光掠过太阳系,最终定格在月球背面的那个坐标上。

“苏晓,”他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启动‘星海学者’计划。目标:在未来六个月内,为‘新月计划’构建起一支涵盖航天工程、材料科学、天体物理、生命维持等十二个核心领域的顶尖团队。”

“明白。”苏晓快速记录,“预算和招募标准?”

“预算无上限。”罗刹转身,眼神锐利,“标准只有一条:要么是已在各自领域证明价值的顶尖专家,要么是拥有颠覆性潜力的天才新星。告诉他们,星河提供的不只是薪酬,而是参与书写人类下一个篇章的机会。”

“星海学者”计划以惊人的效率和魄力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猎头公司的顶尖顾问被重金集结,目标直指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的资深工程师、欧空局退休后被返聘的首席科学家、Spacex掌握核心推进技术的团队骨干、以及麻省理工、加州理工等顶尖学府中那些名声不显却手握关键理论的教授。

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罗总,”苏晓拿着一份报告,眉头微蹙,“我们接触的第七位目标,前NASA‘阿尔忒弥斯’计划副总设计师霍华德·莱斯利,再次拒绝了我们的邀请。这是他第三次明确回绝,理由是‘不看好私人公司的深空探索能力,认为这纯属资本游戏’。”

罗刹看着全息屏幕上莱斯利的资料,这位年近六十的航天老兵履历辉煌,性格却以固执和注重实际着称。

“把他的日程发给我。”罗刹说道,眼中闪过一丝考量。单纯靠金钱,显然无法打动这些真正热爱航天事业、并对其怀有使命感的顶尖人才。他需要展示更多。

几天后,加州帕萨迪纳,一家安静的咖啡馆。

霍华德·莱斯利看着眼前年轻得过分却气场强大的东方男子,脸上难掩惊讶:“罗先生?真没想到你会亲自来。”

“对于真正的人才,我始终抱有最大的诚意,莱斯利博士。”罗刹微微一笑,没有寒暄,直接切入主题,“我了解您对私人公司主导深空探索的疑虑。但我想请您看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他拿出一个经过特殊加密的平板,推了过去。上面并非炫酷的概念图,而是基于【行星环境改造技术】数据库推导出的、关于如何在月球极端环境下建立可持续封闭生态系统的几项核心参数和理论框架。这些思路之精妙,原理之新颖,完全超越了当前公开的任何研究。

莱斯利起初不以为意,但随着翻阅,他的眼神从审视变为惊讶,再到彻底的震撼。他是内行,一眼就看出这些绝非臆想,而是建立在坚实科学基础之上的、极具可行性的突破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