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周老先生(2 / 2)

几位老专家看到她,眼中闪过诧异,随即是毫不掩饰的怀疑。

如此年轻的面孔,出现在这里,本身就显得突兀。若非看在公孙沐巍的面子上,恐怕早已有人出声质疑。

“公孙先生,您来了。”一位面容憔悴、但眼神锐利的中年男子迎了上来。

他是病者的长子,姓周,在政界地位不凡。“各位专家已经讨论了好几轮,唉……”

公孙沐巍沉声道:“周部长,我先去看看老先生。”

病房内,一位清瘦的老人躺在病床上,双目紧闭,呼吸微弱而急促,面色是一种不祥的青灰色,仿佛生命力正从他体内一点点流逝。

他的病历显示,这是一种极为罕见的“进行性神经肌肉萎缩伴多脏器衰竭”。

病因不明,病程极快,现代医学的各种手段几乎都尝试过,只能勉强维持,却无法遏制其恶化。

公孙沐巍仔细检查了病人情况,面色沉重地回到客厅,会诊再次开始。

顶尖的神经内科专家、免疫学教授、资深中医大家……每一位都阐述了自己的见解,最终却都绕回原点——

病因不明,靶点不清,目前只能采取保守支持治疗,争取时间。

“几年前,我在西南边陲遇到过一例类似的病人。”公孙沐巍缓缓开口,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当时我以九转回阳针渡穴,辅以‘还阳续命汤’,强行激发其元气,也仅仅为他延寿三年。最终,病人还是因心肺功能彻底衰竭而去。”

“此症诡谲,似非寻常药石能医,关键在于唤醒体内沉寂的生机。可惜,我穷究古籍,但始终未能找到彻底逆转之法。”

连公孙大师都曾失手,众人心情更沉。

就在这时,顾听晚清越的声音响起,打破了压抑的沉默,“公孙老师,各位前辈,我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

瞬间,所有带着审视、疑惑,甚至些许不悦的目光都聚焦在她身上。

一位心直口快的老专家忍不住开口:“小姑娘,这里不是课堂,周老的情况经不起任何闪失和臆测。”

语气中的不信任十分明显。

顾听晚面对质疑,神色依旧从容,“正因情况危急,才更需要新的思路。”

她微微躬身,态度谦逊却不容忽视,“九转回阳针至刚至阳,若强行激发衰败之躯的元气,恐如烈火烹油,虽能暂缓一时,却可能加速根本的崩坏。”

顾听晚接触医学的时间虽然还不到一年,但凭借系统赋予的“过目不忘”和“基础医学精通”,以及公孙沐巍的倾囊相授,顾听晚的医学底蕴早已远超同龄人。

瞬间,所有带着质疑与审视的目光再次聚焦在顾听晚身上。

即便她在研讨会上表现亮眼,此刻质疑前辈定下的针法,仍显得过于大胆。

一位专家不悦道:“那依你之见,当如何?若无猛药,如何逆转这般沉疴?”

顾听晚不慌不忙,目光清澈地看向公孙沐巍,“老师,学生以为,或可采取‘刚柔并济,中西合参’之法。”

“依旧以金针为核心,但针路稍作调整,从‘强行激发’转为‘引导疏通’,重在打通关键经络节点,重建体内能量循环的路径。”

“同时,在施针过程中及之后,配合使用经过特殊调制的中药离子导入仪,将活血通络、滋养脏腑的药剂通过物理手段直接作用于相应腧穴和深层肌肉。”

“这既能辅助金针疏通之效,又能温和而持续地补充被激发的元气所需养分,形成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