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背后必有筹谋!(2 / 2)

廖化满脸疑惑。

“他们不在城里。”

乔蕤终于开口,“海昏以东有个叫上潦津的地方,才是刘氏真正的根基所在。

那里有一座规模浩大的乌堡,便是他们的宗部。

不破宗部,就不算真正拿下海昏。”

“嘶……”

甘宁、廖化闻言皆惊,前所未闻。

“无需担忧。”

王炅挥手轻笑:“若没有这个宗部存在,我也不会动海昏。

此地早被视作刘家私产,连豫章太守都插不上手。

所以就算丢了城池,朝廷也不会派兵来争。”

“原来如此!”

众人顿时醒悟。

廖化又道:“府中还存一道公文,说是朝廷任命朱儁之子朱皓为新任豫章太守,命各县佐吏前往南昌迎接。”

“朱皓?”

乔蕤一脸茫然,“可豫章太守不是诸葛玄吗?”

“你说谁?”

王炅霍然起身。

乔蕤忙解释:“诸葛玄曾由刘表举荐担任太守,按理现在仍在南昌主政。

听说他身边有个少年侄子,才智过人,极得器重。”

“诸葛亮。”

王炅瞳孔微缩,心头一震。

他记忆里,豫章的太守始终是朱皓。

因此,从未在意过南昌的风吹草动。

哪曾想,诸葛玄一家竟仍在豫章盘桓未去。

“似乎是此人没错。”

乔蕤点头应和。

“滴答。”

“滴答。”

王炅在厅中来回踱步,良久方定:“廖化,你即刻派人严密监视南昌动向。

一旦诸葛玄被朱皓逼退,立刻带兵拦截,此事不容有失。”

“得令。”

廖化抱拳领命。

“主公。”

赵毅皱眉启禀,“刘氏宗族那边,该如何应对?”

王炅摆了摆手,语气凝重:“暂且固守城池,待秋粮入库后再作计较。”

“遵命。”

众人齐声应下。

“风云将起。”

“南方之势,不输中原。”

王炅立于厅前,目光越过屋檐,投向北境。

那双眼睛仿佛能穿透千里山河,看尽中原纷乱、北地动荡。

可眼下江夏有黄祖据险而守,长沙倚仗黄忠镇疆,吴郡由王朗执掌,豫章更是诸葛玄与孙策、刘繇多方角力,局势错综复杂。

江东这一年,注定不得安宁。

两日之后,

海昏解除封锁,市井恢复如常。

百姓照旧奔忙营生,

但城破的消息早已悄然四散。

尤其云梦泽一役震动诸郡,各地对赤壁军本就暗中留意,如今海昏陷落,更觉身边猛兽已睁眼苏醒,令人寝食难安。

豫章州府,南昌。

太守府内冷清寥落,几近门庭冷落。

诸葛玄独坐堂上,望着空荡府邸,神情黯淡,嘴角泛起一丝苦笑。

“叔父。”

诸葛瑾进门行礼。

“子瑜来了。”

诸葛玄回过神,勉强一笑。

诸葛瑾环视荒凉府院,轻叹道:“坊间传言,海昏已被赤壁军夺下。”

“赤壁军?”

诸葛玄眉头一蹙。

“叔父。”

一道清亮声音传来,一名白衣少年缓步而入,神色从容,“不必理会海昏。”

他语气温淡,却字字清晰:“海昏历来归刘氏宗族统辖,从不曾向府衙纳税纳粮,我们何须为他们出兵?更何况,朱皓已赴刘繇处借兵,图谋攻取南昌。

我等兵力本就不济,岂能再分兵外顾?”

“孔明。”

诸葛瑾脸色一沉。

诸葛玄亦轻叹:“赤壁军乃叛逆之徒,我等却是朝廷正统。”

“正统?”

诸葛亮闻言冷笑,“叔父、兄长,我们不过是荆州刘表举荐而来。

可朝廷一道诏令,朱皓便率州府大军压境,名正言顺地驱逐我们。

这般处境,与流寇又有何异?”

“住口!”

诸葛瑾厉声喝止,“豫章属扬州所辖,海昏乃豫章之地!岂容你妄议动摇?”

“子瑜……”

诸葛玄低声一叹,神色颓然。

……

太守府中,争论不绝于耳。

诸葛玄心中压抑难言,悔意如潮。

诸葛瑾仍坚持道:“我等乃王师,岂可与贼寇同日而语?”

“兄长。”

年仅十三的诸葛亮毫不退让,挺身而出,“你可知那赤壁军究竟是谁?”

“贼寇罢了。”

诸葛瑾皱眉回应。

“既是贼,为何专取海昏?”

诸葛亮追问。

“这……”

诸葛瑾一时语塞。

“叔父,兄长。”

诸葛亮拱手一礼,语气沉重:“赤壁军非同寻常。海昏失守绝非寻常劫掠。须知云梦泽之战与海昏陷落竟在同日发生,背后必有筹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