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神仙?我不伺候了(2 / 2)

紫微子立于虚空,望着脚下这片不再跪拜的土地,脸色铁青。

“你们以为这就是答案?”他冷笑,声音却已透出一丝动摇,“没有统领,没有法则,你们终将自相残杀!”

没人回应他。

因为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那个正缓缓走入人群的身影上。

陈凡肩扛尘缘帚,一步步走来,脚步沉重却坚定。

每一步落下,地上残留的血痕都会微微发亮,像是大地在回应他的存在。

他走过老兵身边,老兵默默让开道路;他经过妇人身侧,她低头拭泪;他靠近小石头,少年仰头看他,眼中不再是崇拜,而是一种……并肩的期待。

最终,他在一片空地上停下。

四周寂静,唯有风拂过花瓣的轻响。

他放下肩头的扫帚,却没有说的话。

而是从怀中取出一卷泛黄的竹简——传道简。

没有人知道上面是否写了字。

他只是抬起手,轻轻敲击地面——

一下。

两下。

三下。

刹那间,所有曾参与“名字接力”的人,心头猛地一震,仿佛有什么沉睡的东西,被这三声轻响,悄然唤醒。

金霞散尽,残阳如血。

陈凡站在那片焦土之上,风卷起他褴褛的衣角,扫帚斜倚肩头,像一根从尘世深处长出的脊梁。

他敲击地面三下,竹简未启一字,却似有千钧之力沉入地脉——那一瞬,天地无声,人心震颤。

每一个曾点燃灯火、写下名字的人,脑海忽然浮现出清晰画面:自己扶起跌倒孩童的瞬间;将最后一口干粮递向乞者的刹那;在暴雨夜里为陌生人留门的那一声轻响……不是幻象,亦非读心术,而是“归心影”——那早已被遗忘在古老典籍中的共鸣机制,在功德流转至极时悄然苏醒。

它不记录功绩,只唤醒本真。

“原来……我真的做过这些。”小石头喃喃自语,指尖抚过花瓣上仍残留的温热字迹,“我还以为没人知道。”

陈凡缓缓抬头,目光掠过一张张或苍老、或稚嫩、或满是风霜的脸。

他们不再仰望神谕,也不再等待敕封。

他们的光,来自自身选择的一念善行。

“以后救人,”他的声音不高,却如钟振幽谷,直抵人心,“不用再问值不值得。”

风忽止,万籁俱寂。

“因为有人记得,这就够了。”

话音落下的刹那,异变陡生!

所有门前绽放的带刺之花字的纸片、掌心的血印、烛火余烬,汇成一片浩瀚的光潮。

它们不升天庭,不投灵府,而是自发凝聚,化作一条缓缓盘旋上升的星河——无金玉之辉,无仙乐伴奏,唯有无数低语与记忆交织成的温柔光芒,如呼吸般起伏,坚定地朝着高空那扇摇摇欲坠的民愿之扉涌去。

那门原是虚影,由信念支撑,随时可能崩塌。

可当第一片发光的花瓣触碰到门框时,整座门户骤然一震,边缘泛起涟漪般的金纹,仿佛久旱之地终于迎来甘霖。

更多的花瓣接踵而至,层层叠叠,竟以凡人之愿为砖石,自行补全了破损的门楣。

紫微子悬浮于空,星判台在他脚下裂痕纵横,黑光紊乱。

他死死盯着那条由平民血泪与微光织就的星河,脸色由铁青转为惨白,继而露出前所未有的惊惧。

“你们……要把天道变成集市?”他嘶声低语,像是看见某种不可逆的洪流正在成型,“没有裁决者,没有层级,没有神座压顶……这世间,岂非要乱作一?团!”

甚至连愤怒都懒得给予。

因为此刻,所有人都仰望着那条缓缓升起的星河,眼中映着属于自己的光点——那是他们亲手种下的种子,如今正破云而出。

就在这寂静而壮丽的时刻,虚空微微扭曲,慈航古佛残影再度浮现。

他不再端坐莲台,也不宣法偈,只是轻轻抬手,似抚过人间烟火,留下一句几不可闻的低语:

“昔日我建庙宇千座,不如今日一朵野花自在。”

言罢,残影消散,而在他离去之处,天幕竟撕开一道极细的裂缝——

其后隐约可见殿宇飞檐,云桥横渡,却已荒芜千年。

那是传说中早被封禁的初代仙庭,一个连神谱都不愿提及的名字。

小石头望着那条贯穿天地的星河,忽然轻声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不确定的颤意:

“师父……如果人人都能发光,那您还用回来吗?”

无人应答。

唯有风穿过碎碑断垣,拂动那柄静卧于地的尘缘帚。

帚尾残毛轻晃,仿佛也在倾听这个尚未落定的答案。

而在遥远天边,一座横跨幽冥与现世的朽桥尽头,一双赤红的眼眸悄然睁开。

火麟残魂盘踞桥心,赤焰流转,凝视着那条正在贯通天地的民愿星河,喉咙深处滚出一声低沉的、近乎贪婪的嗡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