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扫帚一动,心魔成真(2 / 2)

“你要扫哪里?”她终于开口,嗓音沙哑如砂纸磨石。

陈凡望着眼前荒芜村庄,望着那口枯井,望着五座早已坍塌的屋基。

“就从这里开始。”他说,“从我没走回去的那个夜晚开始。”

他缓步向前,脚步沉重,每一步落下,脚下黑气便剧烈翻腾,似有无数冤魂伸手拉扯。

愿娘子轻叹一声,化作一缕青烟融入帚中。

小灰伏地低吼,守护在他侧后方,第三只眼始终锁定那些试图侵袭神识的阴影。

废村中央,杂草丛生,唯有一块残碑斜立,上面依稀可见“仁善里”三字。

陈凡站定,双手握住尘缘帚,缓缓举起。

帚柄裂痕愈发明亮,幽光流转,仿佛积蓄着某种古老而沉重的力量。

天地之间,气息渐凝,连时间都似放缓了脚步。

而是要把自己的灵魂,彻底翻出来晒一遍阳光。

陈凡踏入废村中央,脚下的黑气如活物般翻卷缠绕,似有无数冤魂在低语。

他不再回避,也不再压抑,双手紧握尘缘帚,将它高举过顶,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风停了,湖面凝固如镜,连时间都仿佛被抽离了流动的资格。

他闭上双眼,舌尖抵住上颚,缓缓吐出《扫尘诀》逆篇的咒言——那是愿娘子昨夜在他识海中低语传授的禁忌之音,本为焚心祭司所用,专破虚妄、引动真悔。

每一个字都像从喉间剜出的血肉,沉重得几乎压垮神魂。

“……扫不尽者,非尘也,乃心垢;拂不净者,非风也,乃业根。”

话音落下的瞬间,天地骤然一静。

帚尖裂痕猛然迸发幽光,血色涟漪自地面炸开,一圈圈扩散,如同敲响了一口沉埋千年的丧钟。

枯草断裂,碎石腾空,整座废村的地脉剧烈震颤。

一道佝偻的血色虚影自地底缓缓升起——那是个老农的模样,衣衫褴褛,骨瘦如柴,双目凹陷如炭坑,枯手直指苍天,嘴唇开合,却无声呐喊。

可陈凡听到了。

不是靠耳朵,而是从灵魂深处响起的控诉:“救……救救孩子……我们信修行之人讲因果……你说过的……你说过的啊……”

这声音撕开了记忆最深的封印。

幻象骤然降临:五座破屋在风雪中摇晃,锅灶冰冷,锅底结着霜灰;一个母亲抱着冻僵的婴孩,用体温焐着那早已没有呼吸的小身体;角落里,少女蜷缩在尸堆旁,指甲抠进泥土,嘴里塞着半块发霉的糠饼——那是她母亲咽下最后一口气前,硬塞进她嘴里的“生路”。

每一幕都精准刺入陈凡记忆的死角。

他曾以为自己只是路过,曾说服自己“弱者太多,救不过来”;他曾用“修仙之路本就残酷”来麻痹良知;他曾把功德点数当成赎罪券,以为积够了就能心安理得。

可此刻,所有借口都在尘缘帚的光辉下崩解成灰。

他的膝盖猛地一软,扑通跪倒在地,额头重重磕向泥土。

痛感传来,却不及心头万分之一。

就在他触地刹那,尘缘帚轰然插入身前裂土,帚柄裂痕深处,浮现出第一行扭曲如活虫般的血字——

“暗功簿·未登之罪:放任枯井村五口饿毙,因惧牵连,未施援手。”

那字迹鲜红欲滴,像是刚从心脏里剜出来写就的。

与此同时,远在九百里外的第九座伪善祭坛之下,那一张由万千“感恩锁链”编织而成的巨网突然剧烈震颤。

锁链彼此撞击,发出金属悲鸣,仿佛感应到了某种古老契约的觉醒。

祭坛核心,一块尚未成型的新玉京门雏形表面,竟浮现出与“暗功簿”同源的符文——古老、晦涩、带着审判之意,正缓缓流转,如同初醒的瞳孔。

而此刻,陈凡仍跪在废村中央,冷汗浸透灰袍,颤抖不止。

他想抬头,却发现视线模糊,不知是泪水还是血雾弥漫了双眼。

血色虚影悬于半空,枯手依旧指向他,无声呐喊永不停歇。

小灰低吼一声,光翼猛然展开,将陈凡笼罩其中,第三只眼死死盯住那些自地下渗出的黑雾——它们正试图顺着尘缘帚倒灌而上,侵入主人神识。

风又起了,却不再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