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扫帚一动,心魔成真(1 / 2)

枯井余光未散,白莲浮水。

阿芜盘膝坐于井畔,指尖轻触水面倒影。

那水中映出的并非她的容颜,而是一片焦土村落,五座草屋在风中摇曳,像极了三十年前那个雪夜——她一家五口蜷缩在屋角,饿得连哭都发不出声。

她曾扒着窗缝往外看,看见一个披着灰袍的身影从村口走过,脚步匆匆,头也不回。

如今那人就站在她身后。

木匣开启的声音清脆如骨节断裂。

陈凡缓缓取出尘缘帚,帚身由枯竹与人发编织而成,本该平凡无奇,可此刻帚柄上的裂痕正微微跳动,如同埋藏百年的脉搏被重新唤醒。

愿娘子自他肩头浮现,烟丝缭绕,在空中凝成几行字迹:“此帚每挥一次,必引主人最深之悔……你若怕,便别碰它。”

话音落时,小灰低吼一声,麒麟真形微颤,额间第三只眼骤然睁开。

星云旋转之中,映照出陈凡脚下景象——黑气如藤蔓般悄然攀爬,自地底伸出无数细不可察的锁链,缠绕其足踝,隐隐欲收。

那是隐性业障,唯有尘缘帚能照见。

陈凡闭目,识海翻涌。

系统残响自深处浮现:“检测到‘隐性业障共鸣’:三百里外枯井村,曾有一户五口,因无人施救,尽数饿毙。唯一幸存者,名‘阿芜’。”

呼吸一滞。

记忆如刀割开岁月厚茧——那是个风雪交加的冬夜,他刚偷学到《聚灵诀》,体内灵气初生,正急于找个偏僻处打坐炼化。

路过枯井村时,他曾瞥见窗内有双眼睛盯着他,瘦弱、浑浊,却带着最后一丝希望。

但他没有停下。

“这世道,救一个,死十个。”当时的念头如今听来冰冷刺骨,“我若插手,引来灾祸,岂不连自己也搭进去?”

于是低头走过,任风雪掩埋那一声无声的呼救。

后来他知道村子死了人,但从未想过,那个扒窗的女孩竟活了下来,还成了焚心祭司,以魂火祭祀亡亲三十年,直至今日。

“我以为积够功德,就能心安。”陈凡睁开眼,目光落在阿芜的背影上。

她静坐如石,仿佛已与这片废墟融为一体。

可他知道,她一直在等一个人回头——不是为了复仇,而是想确认,这人间是否还存一丝不忍。

昨夜入定时,他梦见了她。

梦中的少女躺在尸堆旁,手指抠进泥土,嘴唇干裂,口中喃喃:“他会回来的……他说过,修仙之人讲因果……讲报应……所以他一定会回来……”

可她终究没能等到。

“若这帚真能照心,”陈凡握紧尘缘帚,指节泛白,声音低沉却坚定,“那我今日便扫一次——不是为了成仙,不是为了赎罪,更不是为了系统奖励。”

“是为了告诉自己:我确实错了。”

风忽然止了。

湖面涟漪凝固,白莲不动,连愿娘子飘散的烟丝也悬停半空。

小灰仰首望天,第三只眼中星河流转,映出天地规则的细微震颤——某种禁忌正在被触碰。

尘缘帚不是武器,也不是工具。

它是审判之器,专破人心虚妄。

传说千年前有位大能持帚扫山九百日,终因无法承受内心拷问而神魂俱灭,只留下一句遗言:“宁堕轮回,不执此帚。”

而此刻,陈凡竟要主动挥动它。

阿芜终于回头。

她没说话,只是静静看着他,疤痕纵横的脸上毫无表情。

可那一双布满血丝的眼睛里,却闪过一丝极淡的波动——像是冰层下暗流初动。

她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每一扫,都将撕开一段被遗忘的过往;每一次挥帚,都会逼迫主人直视自己最不愿面对的选择。

那些以为早已埋葬的愧疚、怯懦、自私,都会化作心魔具现。

可她更清楚,有些人一生都在逃避,而有些人,哪怕痛彻心扉,也要亲手剜去心头腐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