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第一缕晨光刺破云层,洒落在藏经阁的断柱残瓦之间,他缓缓起身,走向那支躺在尘埃中的旧扫帚。
身后,夜琉璃缓步而来,小石头紧随其后,手中仍捧着那朵小小的净世莲。
风起了。
扫帚梢头的微光,轻轻一闪,仿佛回应着某种即将到来的召唤。
次日黎明,天光未明,藏经阁废墟之上却已聚起一片静默的人影。
来自八方的传道者、重建讲坛的匠人、曾受净世莲感召而醒的散修、甚至远在边陲村落徒步而来的百姓,皆肃立于此。
他们不语,却目光灼灼,仿佛等待一场注定载入传说的启幕。
晨雾如纱,缠绕断柱残垣,唯有一线微光自东方渗出,映得瓦砾泛金。
陈凡早已盘膝于高台残基之上,身姿清瘦,衣袍洗得发白,袖口还沾着昨夜露水与尘泥。
他面前,静静横卧着那支焦黑断裂的扫帚——木柄裂痕纵横,竹丝尽毁,唯有梢头一缕金光若隐若现,如同呼吸般轻轻脉动。
众人屏息。
忽而,风止,雾散,一道清朗之声响起:“我这一生,扫过千卷古籍,扫过万丈尘埃,也扫过自己的执念。”
陈凡缓缓抬头,目光扫过一张张面孔——有泪痕未干的妇人,有握紧扫帚雏形的孩童,有眼中重燃信念的老者。
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落入每个人心底。
“从前我扫地,是为了活着;后来我以为,只要我足够强,就能替所有人扫清苦难。可如今我才明白……真正的功德,从不在天上,而在人间俯身的那一瞬。”
他双手捧起断帚,转身面向夜琉璃。
她不知何时已走上前来,素衣如雪,背负竹篓,发间别着一枚由净世莲花瓣凝成的簪子。
她的眼中已有泪光,却强忍不落。
“这把帚,曾扫去蒙尘的经典,也扫开过人心的阴霾。”陈凡将帚递出,动作极轻,仿佛交付的不是物件,而是某种沉甸甸的命途。
“今日,我不再执帚。它该有个新主人——一个不再仰望神明,而是走进尘世的人。”
夜琉璃双膝跪地,双手高举,郑重接过。
就在那一瞬,天地骤然一静。
陈凡闭目,深吸一口气,体内早已枯竭的经脉竟泛起最后一丝涟漪。
他低声吐出四字——
“万影归源。”
话音落,四方虚空猛然震颤!
遥远的南方稻田里,一位披蓑戴笠的老农正挥帚清扫庙前落叶,身影忽然模糊,化作一道金光破空而去;北境雪原上,一名少年为冻僵旅人铺下草席后悄然离去,身形一闪,亦成流光疾驰而来;东海孤岛礁石间,老渔夫哼着《扫尘诀》修补破网,指尖微光跃起,随风归返……
无数残影自太虚界各处腾空而起——那是陈凡曾经以愿力所化的化身,是他十年行走留下的痕迹,是那些无人知晓的善行背后隐约闪现的“他”的影子。
此刻,这些光影不归本体,不复存在,而是如雨般洒落,尽数注入脚下大地!
轰——!
整片废墟剧烈震动,龟裂的土壤中,无数细小金线骤然浮现,如根须蔓延,似血脉生长,瞬间贯通四野,向着八荒延伸而去。
每一寸泥土都在低鸣,每一块碎石都在发光。
这不是灵脉,不是阵纹,而是全新的通道——一条无需功法、无需境界、凡人皆可凭善念触达的愿力通途!
人群惊愕抬头,只见空中浮现出万千光丝,交织成网,连接着每一个人的心跳与呼吸。
而陈凡的身影,开始变得透明。
“你要去哪儿?”夜琉璃猛然上前一步,声音颤抖,“你不能走!还有那么多事等着你……”
他笑了,笑容温润如初阳。
他抬手指向人群——那个给乞丐让座的老者,那对互相搀扶蹒跚前行的夫妻,那群围坐听讲、眼睛发亮的孩子。
“看他们。”他说,“你们才是我的神仙。”
风起,拂过山川。
他的身形如尘埃般散开,随清风掠过江河湖海,掠过城镇乡野,掠过千万颗正在苏醒的心。
最高云端,慈航古佛残影缓缓消散,唇角含笑。
风铃童子最后一次轻响,余音袅袅,似一句低语:
“这一次,轮到他们照亮后来人了。”
北冥冰渊之上,寒风卷雪如刀。
夜琉璃立于断裂的石桥尽头,手中断帚微微震颤——那曾扫过万卷尘埃的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