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你们才是我的神仙(1 / 2)

天规稳固,九狱封印重凝,西州城上空那片由千万人心底微光织就的金网缓缓散去,化作星尘坠入大地。

风停了,雨歇了,连残垣断壁间爬出的青苔都泛着淡淡的金芒。

藏经阁废墟之下,陈凡盘膝而坐,七日未动。

他的身影比从前更淡了些,仿佛一缕即将融于晨雾的影子。

心灯摇曳,在识海深处只剩一线微光,系统界面早已灰暗如死寂之渊,再无半点回应。

他曾以十年积攒的功德为引,强行篡改天道运行轨迹,将“善”字重新刻入天地法则——那一夜,他不是修士,而是执笔人,用众生愿力为墨,以自身本源为纸,写下新的规则。

代价是彻底的枯竭。

如今他体内灵力全无,经脉如荒原干涸的河床,连最基础的吐纳都无法完成。

但他眼底没有悔意,只有澄明。

“我错了。”他低声自语,声音轻得像风吹过瓦砾,“我一直以为,只要我足够强,能替他们扫清污秽、定下规矩,这世道就会变好。可真正的善……不该是被赐予的。”

他抬头望天,云层裂开一道缝隙,阳光斜斜照下,落在身旁那支断裂的扫帚上。

木柄焦黑,竹丝尽毁,唯有一缕极淡的金光缠绕其梢,似有若无,如同呼吸。

外面的世界,却在悄然改变。

东方村落,农夫清晨下田,一边挥锄除草,一边低声吟诵:“一帚拂尘,二帚净心,三帚不问功与名……”这是他们口耳相传的《扫尘诀》,据说是那位消失在九狱之战中的少年留下的遗音。

南方小镇,妇人在溪边洗衣,木槌起落间哼唱小调:“泥污不怕,水冷不惧,心中有光自成渠。”孩童们围坐石阶,用树枝在地上画出一把把歪斜的扫帚,郑重其事地说:“这是神仙留下的记号,踩了就能做好梦。”

而在北境雪原、西域沙海、东海孤岛……一座座简陋却庄严的讲坛被自发搭建起来。

柳媚率弟子重建第一座讲坛时,亲手在剑柄上刻下五个字——“人道即天道”。

那一刻,风雪骤停,地面裂开,一株通体洁白的莲花破冰而出,花瓣舒展如笑。

净世莲开了。

八荒之内,夜琉璃独自行走于山河之间。

她不再是那个只知守护古籍的少女,而是背负竹篓、踏遍万里的传道者。

她将《扫地心经》拓印成千份,每到一处,便亲自教授孩童诵读,指导乡民如何以日常之举积累微善。

她说:“不必焚香祷告,不必叩首求福。你弯腰拾起一片落叶,便是对天地的一次敬意。”

她不知自己已被百姓称作“持帚仙子”。

这一日,她归来,立于藏经阁废墟之外,远远望见小石头跪在陈凡面前,双手捧着一朵仅拇指大小的白莲,眼里噙泪。

“师父,你说好人早晚会开花,我每天浇水,今天它开了。”

风很轻,莲很静。

陈凡伸手,指尖轻触那朵新生的花苞,又缓缓移向孩子的头顶,轻轻抚摸。

“不是我教得好。”他笑了,笑容疲惫却温暖,“是你心里本来就有光。”

夜琉璃站在远处,听着这句话,心头猛地一震。

她忽然明白,为何这些日子以来,无论她走到哪里,净世莲都能破土而出——不是因为她带来了经文,而是因为人们心中早已埋下了种子。

陈凡从未真正“给予”什么,他只是点燃了那根引信。

当晚,月色如练。

陈凡独坐于残垣之上,掌心托着一颗晶莹剔透的菱形晶体——那是功德系统的最后残核,是他穿越至今唯一的外挂依凭。

它曾带他逆天改命,也曾让他一度迷失于“救世主”的幻梦之中。

如今,它安静地躺着,不再闪烁。

“你让我变得特别。”陈凡低语,“但这个世界不需要一个永远高高在上的神。它需要的是千千万万个愿意低头扫地的人。”

话音落下,他五指收紧。

“咔。”

一声脆响,晶核碎裂。

刹那间,无数细碎的光点从掌心升腾而起,宛如夏夜萤火,飘向四面八方。

每一粒光芒都承载着一段功德记忆:一次援手、一句劝善、一场无声的守护……它们不归于某一人,而是散入风中,融入土地,渗进河流,飞向群星。

天地共鸣。

远在万里之外,正在抄写心经的老者指尖一颤,笔下墨迹竟自行泛出金光;闭目修行的散修忽觉心头清明,多年魔障竟自行消解;甚至一头濒死的老牛,在饮下溪水后,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灵性……

善,开始自发生长。

黎明前最深的黑暗里,陈凡静静望着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