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开局扫地三百年,一键功德成神仙 > 第221章 雪地里没人说话,但天塌了一角

第221章 雪地里没人说话,但天塌了一角(1 / 2)

雪停了,海也静了。

金线升腾之后,天地仿佛被重新洗过一遍,浪涛退去,深渊祭坛的吟唱渐隐于海底。

那条横贯海面的光明之路高悬百丈,宛如银河倒垂,映照出九根龙骨巨柱上流转不息的符文。

石碑浮出沙砾,字迹苍古,却无人敢轻易靠近。

小渔睁着眼睛,灯笼已化作虚无,只余掌心一缕温热。

她望着陈凡,嘴角还带着泪痕般的光尘,声音轻得像风:“谢谢你……让我回来。”

陈凡没有回应。

他站在原地,指尖微颤,胸口那阵剧寒如冰锥刺入肺腑,尚未散去。

耳边系统的提示早已消失,可那一行猩红文字却烙在识海深处——【检测到高维观测波动,来源:北斗第七星】。

不是错觉。

是真的有“眼睛”从星空之上盯住了他。

就在那一刻,远在千山之外的净世莲池中,夜琉璃猛然睁眼。

她本在梦中,又见血字谶语盘旋天际:“命丝成网,众生皆囚。”可忽然间,一道白光破空而至,像是有人用人间最纯粹的感激点燃了一盏灯。

她心头一震,神魂剧痛,指尖不受控制地划破掌心,鲜血飞溅,在空中凝成八字血痕:

“扫尘者起,终为劫灰。”

八个字落下,整座莲池泛起涟漪,池底莲花竟片片凋零。

与此同时,藏经阁后山药园里,小灰猛地抬头,麒麟形态周身毛发炸起,双角紫纹剧烈闪烁,如同感应到了某种来自九霄之外的压迫。

它低吼一声,四蹄踏地,震裂青石,却被一股无形之力压得几乎跪下。

墨蝉儿正以玉簪刻石记事,试图将《醒世录》残章重述。

她的琴音已断,只能靠音律共鸣推演天机。

然而当簪尖触及石面时,裂纹自发蔓延,竟勾勒出一幅残缺星图——七颗主星黯淡,唯有一颗孤悬北穹,其下无数细线牵连四方,似蛛网罩世。

“这不是星象……”她喃喃,“是命格织网。”

话音未落,风铃花忽地无风自响。

那枚由风铃子残魂所托的青铜小铃悬于檐角,平日只有星力降临前才会轻鸣。

可这一次,铃声尖锐刺耳,如泣如诉,仅仅三息便轰然碎裂,分成三片坠落尘埃。

同一时刻,北境急报传入宗门议事殿:万亩灵稻一夜枯死,非虫非病,非旱非霜,而是地脉之中赖以生存的“生活气运”凭空蒸发。

田土干涸如焦炭,连草木精魂都未能逃逸。

“生活气运”——正是《生活修真总纲图》中所述,凡人劳作、炊烟升起、孩童嬉笑所汇聚的微弱愿力。

它是修真界底层运转的根本,是功德系统赖以存在的土壤。

而现在,它被人抽走了。

小砚台抱着重绘的《陈师安泰帖》冲进藏书阁偏殿时,脸色惨白如纸。

这卷帖本是他凭记忆一笔一画复原,原只为纪念那位曾教他识字的陈姓老修士。

可当他再度审视其中笔画结构时,浑身血液几乎冻结。

每一笔横竖撇捺,都不只是书法轨迹。

它们精确对应着星辰运行之序!

尤其“安”字最后一钩,竟与北斗第七星的偏移角度完全吻合!

“这不是帖……”他牙齿打颤,“这是……星轨契约!”

陈凡接过画卷,目光缓缓扫过那些曾以为平凡无奇的字迹。

他的呼吸渐渐沉重,脑海中无数碎片开始拼合——

为何他每做一件善事,功德刚生成就被迅速清零?

为何系统从未允许他真正吸收能量强化肉身?

为何每一次突破瓶颈,总有莫名阻力从冥冥中降下?

原来不是他在积德修行。

而是他的每一次善行,都被悄无声息地引导、收集、输送至某处未知祭坛——作为供养“更高存在”的薪柴。

他们没杀他,不是仁慈。

是要把他养成一个源源不断的“燃料炉”。

想到这里,陈凡忽然笑了。

嘴角扬起,带着一丝冷意,也带着一丝炽烈。

“可谁说……火种不能反过来烧了香炉?”

夜琉璃不知何时来到他身后,白衣染霜,眸光清澈却深不见底。

她看着他手中的残图,轻轻开口:“那就让他们看看——人心不是棋子,是火种。”

话音落下,远方天际忽有乌云聚拢,仿佛某种意志正在苏醒。

而陈凡收起画卷,转身走向门外。

寒风吹动他的衣角,怀中的《生活修真总纲图》微微发热,像是在回应某种即将到来的风暴。

而在三百里外的极北之地,一座荒废已久的堡垒静静矗立于冰原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