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中,仿佛有谁在冷笑,又有谁在哭泣。
陈凡缓缓抬起手,按在胸口。
那里,一颗泪形晶核正在剧烈跳动,内里封存着太多记忆——欢笑、泪水、背叛、救赎、生离、死别……那是他一路走来,以功德兑换、以心魂承载的全部痕迹。
他没有再迈步。
而是轻轻吸了一口气。
然后,在众人屏息注视之下,缓缓盘膝坐下,正对深渊。
海风渐止,唯余潮声低回。
陈凡盘坐于光路中央,身影在亿万愿力的环绕下如一粒微尘,却又似天地唯一支点。
他不再前行,也不再抵抗——而是闭目凝神,双手缓缓交叠于膝上,心念沉入那颗泪形晶核深处。
《悯世影》运转逆转。
这不是攻击,不是防御,更非索取。
而是一场献祭式的回放——将他一路行来所承受的痛楚、所见证的悲欢,尽数从记忆之核中剥离、投影而出。
第一幕浮现:
暴雨倾盆的河湾,十岁渔童被激流卷走,尸骨无存。
而彼时刚入宗门的陈凡,耗尽修为引动功德之力,逆天改命,硬生生从黄泉边缘拖回一丝魂魄。
画面中,渔童睁开眼的刹那,母亲跪地痛哭,陈凡却吐血倒地,经脉寸断。
第二幕升腾:
荒山古林,一头灵鹿身中九箭,丹田破碎,妖婴将散。
他以千年朱果为引,借系统兑换“续命残章”,亲自守了七日七夜,直至灵鹿睁眼,踏雾而去。
那一夜,他自己也差点走不出山。
第三幕连绵不绝:
飞鸟归林,百雀朝鸣;枯木逢春,万藤垂泪;边陲村落,瘟疫退散;孤坟之前,亡魂含笑转生……
一幕幕光影在海天之间流转,如星河倒挂,似梵音低诵。
每一段记忆都带着陈凡的心血与神魂烙印,沉重得几乎压弯苍穹。
那些曾被他救赎的生命,并不知晓恩人是谁,可此刻,他们的笑容、泪水、叩首、焚香,全都化作真实影像,铺展在这片濒临崩塌的光明之路上。
噬愿妖僵立原地。
它们空洞的眼窝中,幽绿鬼火剧烈摇曳。那不是愤怒,而是动摇。
它们曾是山精,也曾听过孩童在林间嬉笑;它们做过海魅,也曾看渔船灯火温暖如家;它们身为林魈岩魄时,亦曾守护一方安宁……可人类以“有用”为名,剜其灵根,炼其魂魄,断其轮回,令它们永堕怨渊。
可现在——
为何有人类,甘以己身承万族之痛?
一头噬愿妖忽然蜷缩,黑雾翻涌中竟传出呜咽之声。
它抬起残破的手臂,似乎想触碰那幅渔童获救的画面,指尖颤抖,最终只是轻轻落下,化作一缕青烟,融入光路。
紧接着,第二头低头跪下,鬼火熄灭,黑雾消散,化作点点萤火,飘向夜空。
第三头仰天长啸,声音不再是怨毒嘶吼,而是久违的悲鸣,随后轰然溃散,光点汇入星河。
最后一头静静凝望墨蝉儿染血书写的《登圣谣》,片刻后,竟学着人类模样,合掌低首,缓缓化光。
整条光路骤然明亮十倍!
海水澄澈如镜,深渊裂口开始收拢。
海底轰鸣震颤,一座古老祭坛缓缓升起——九根龙骨巨柱破浪而出,环绕中央玉台,每根柱上皆刻满上古典文,隐隐有龙吟回荡。
玉台正面,八个大字浮现苍穹之下:
承万族痛,照苍生路
众人屏息,心神俱震。
而在玉台背面,一道模糊地图残影悄然显现——蜿蜒山川之中,一道巨大裂痕横贯中州腹地,似有龙脉断裂之象,黑气缠绕,隐隐传来哀嚎。
小灰双耳猛然竖起,鼻翼急张,低吼一声:“师父,那边……有人在哭。”
所有人的目光顺其视线望去——
远方海平线,暮色沉沉,一艘破旧渔船正随波浮沉,缓缓驶来。
船头立着一个小小的身影,披麻戴孝,赤脚踩着湿冷甲板,手中提着一盏纸灯笼,火光微弱,却倔强不熄。
风未至,语未达。
可那灯笼之上,“谢”字清晰可见。